本报讯(记者 顾今)《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6月30日正式对外发布。
《报告》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市建设交通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今年是第一期,今后将每年定期发布,为行业内外了解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发展情况提供参考。《报告(2022)》分为“简本”和“全本”两个版本,此次发布的是《报告》“简本”,由2021年“发展”“民生”“治理”“保障”和“2022年重点工作”五个部分组成。内容更加全面、详细的“全本”计划于2022年10月底“世界城市日”活动期间发布。
《报告》指出,2021年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发展”方面,202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9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0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建筑业实现总产值923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在“民生”方面,实施旧区改造工程、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工程、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建设工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等六项“民心工程”。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90.1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5万户。
在“治理”方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约3828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比例超过90%。推进雨污混接改造、老旧电梯修理改造更新、消防设施改造等小区品质提升建设项目等。
在“保障”方面,配合市人大编制通过《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和《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编制实施《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4.0版改革等。
针对2022年重点工作,《报告》明确,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与安全,助力经济恢复和重振。具体包括:全年安排正式项目173项、预备项目43项,完成投资额2000亿元以上。全面完成剩余成片旧区改造约20万平方米、居民1.1万户工作任务。新启动8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7.3万套(间)。全年落实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2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全力抓好地下空间、高空坠物、玻璃幕墙、自建房、建筑工地和易积水小区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