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向系统性数字化迈进,其价值体现在重塑企业的掌控力与拓展力,使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日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董事、总裁袁正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数字建筑正逐步迈入系统性数字化的新阶段,帮助企业塑强“两力”、提升企业发展韧性成为其显著特征。
存误区、处低位,建筑企业数字化建设遇瓶颈
当前,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整体还处于低位,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对数字化建设还存在误区,如更关注数据展示而忽略数据生成、融合、分析的重要性,急于求成、想快速成功,以及主次颠倒、不平衡发展等。另外,目前传统分割的、碎片化的数字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阶段建筑企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过去由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分块和各组织间的层级割裂,散点式建设的数字化系统未能形成有效连接,导致数据不通、资源不通、业务不通、管理不通,协同化智能决策受阻,无法形成整体价值最优。以上误区和难点都亟须开展系统性的数字化建设。
系统性数字化转型已形成“箭在弦上”的态势,对提升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增强企业发展韧性,抵御不确定性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发展格局下,建筑企业系统性数字化转型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通过数据驱动管理与决策,提升企业对“人、财、事、物、情”的掌控力,促进项目成功;另一方面,通过数据驱动创新变革,增强企业对“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拓展力,推动企业发展。
“数据+连接+算法”,系统性数字化来破局
袁正刚告诉记者,系统性数字化是以“数据+连接+算法”为核心,以一体化平台为支撑,通过打造以“BIM+智慧工地一体化、项企一体化、业财一体化”等为代表的重点数字化场景,推动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的数字化,提升企业的掌控力与拓展力,促进企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其中,“数据、连接、算法”是系统性数字化的三个核心本质,也是系统性数字化要重点做好的三个方面。
数据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的生产要素。通过对数据加工形成有价值的信息,继而形成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服务于智慧决策。因此,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连接即把各部门、各层级、各主体进行连接,让数据在约定的协议下在各节点进行高效传输,能打破信息孤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组织之间的信息透明、高效沟通。通过数字化连接建立起组织间的合作关系,让系统统筹判断成为可能,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是数字化转型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关键。利用“数据+算法”可发现价值、提升认知能力、拓展对产业变革洞见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系统性数字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起“人、机、料、法、环”等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实现“集团、企业、项目、岗位”之间全方位连接,推动企业全链条智能化协同,能够解决传统数字化面临的难题,是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破局之道。
袁正刚还表示,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包括3个层面内容。一是数字化本身的系统性,就是抓住数据、连接、算法3个核心。二是企业内部的系统性。坚持将数字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打通企业各部门、各业务条线间的数字化连接,战略先行、久久为功。三是企业与产业链合作企业之间的系统性。建筑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共生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全生命周期赋能,系统性数字化推进正当时
“系统性数字化的提出,是逐步演进的过程。”袁正刚表示,广联达于2016年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数字建筑”概念,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从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广联达“数字建筑”概念提出之初,就立足于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自提出“数字建筑”以来,广联达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已经涵盖数字建设方、数字设计、数字造价、数字施工、数字供采、数字城市、数字金融、数字高校等。与此同时,广联达与华为等知名软硬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助力建筑业头部企业建设数字化系统。近年来,广联达打造了多个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工程,更加精准的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和“难点”。
“‘数字建筑’观念成为共识、融合发展的生态圈逐步形成、样板工程实现标杆指路、业务领域全周期覆盖,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性数字化正当其时。”袁正刚表示。
“系统性数字化重塑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是广联达基于业务、服务客户的深度思考,概括来说就是:系统性数字化在一体化平台支撑下,建设一体化的数字业务体系,重塑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其中,通过一体化的数字建筑平台,沉淀企业核心能力,以“平台+组件”的模式,赋能企业高效开展生产经营与管理。
重点打造3项一体化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企业掌控力。即通过构建“BIM+智慧工地一体化”的项目现场管理体系,构建“项企一体化”的项目集约化管理体系,构建“业财一体化”的业务财务管理体系,实现工程生产线、技术线、商务线的高效协同,让每个工程项目成功。
重点打造3项一体化数字化协同系统,提升企业拓展力。即通过构建“设计施工一体化”全过程支撑体系,构建“供应链一体化”资源配置体系,开展“投建营一体”全产业链管理应用,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开拓创新。
系统性数字化将通过以上重点场景的应用提升企业“两力”,构筑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竞争新优势,助力企业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