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兴泉铁路项目部收到喜讯,由该项目部攻关研制的“一种装配式接触网基础支护模具”等2项专利,被评为河北省第二届“燕赵杯”高推广价值专利。其中,装配式接触网基础支护模具,为兴泉铁路安全风险最大、最难“啃”的“硬骨头”工程——泉州火车站四电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完工发挥了巨大作用。
泉州站为杭深高铁福厦段既有客运站,客运业务繁忙,每天有230多趟高铁通行。兴泉铁路建设之所以把泉州站四电改造工程列为头号控制性重难点工程,主要是在确保泉州站每天正常运营前提下,只能借助凌晨“天窗”点,安排通信、信号和接触网等6大专业施工。而在既有线路上拆旧换新进行接触网施工,又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拆除和架设长达46.22米、重达4500多公斤的大跨度硬横梁,没有合适的位置。常规的轨道吊车和小型吊车无法满足现场吊装需要。在泉州站线路上拆除17组硬横梁,重新安装28组硬横梁,真可谓比登天还难。对此,他们紧紧围绕基础开挖与混凝土浇筑、横梁拆卸与安装两大课题开展攻关。
攻关施工中,他们按照接触网立柱基坑尺寸,研制出钢制装配式基础模具作为支护壁,防止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坍塌。这种模具稳定性好、承载力强、拼装方便、容易拆卸。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后,采用这种模具加固支护防止塌方,组装一组模具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拼装好。推广使用后,不但防止了40个重新开挖的基坑发生塌方和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坍塌,而且确保了既有线路路基稳定性和承载力,保障了泉州站每天230多趟高铁安全准点通行。
为确保制作接触网硬横跨的精准度和架设安全,他们对新增加的28组跨越既有线接触网硬横跨,实行一跨一个预制标准,一跨一个架设方案;对需要拆除的17组既有硬横梁,在改移前,对各个锚段接触网设备逐项进行悬挂调整,保证既有设备安全运行;在拆除和吊装既有线上少数超大跨度硬横梁时,通过赋值计算,提高吊装容量,采用500吨位吊车拆除和吊装作业,实现了拆除和架设超大跨度硬横梁万无一失。
泉州站接触网硬横梁架设完成当天,建设、监理和东南沿海铁路福建公司的有关专家评价,“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新工艺、新工法、新技术,在泉州站接触网改造施工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通讯员 郑传海 曹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