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源,名响海内外。外滩源,以空间言,开埠早,乃外滩的起点;从地区讲,拥有外滩一带最早建成的历史建筑;名符其实。然而,我在虎丘路桥南堍上班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外滩源的名儿。本世纪初,沪上强调“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开发指导原则,外滩源始亮大名。这里,确有原英国驻沪领事馆(中山东一路33号,1872年竣工,现为外滩源壹号),但上海非首都,不能称使馆。那么,“使馆楼”在哪儿呢?
“文革”后,国务院发文恢复各省市区和中央各部驻上海办事处,因原址难复,上海乃把南苏州路175号185号这两幢楼腾出,作为北京、江苏、山东、陕西、新疆、西藏、吉林、甘肃、四川和航天工业部等21个省部驻沪办事处。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加强与上海的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欢聚于此。与上海的方方面面打交道,上海同志常会客气又打趣地尊称沪办主任为某省某部驻沪大使,称沪办工作人员为使馆官员。我们呢,既笑而却之,又感到责任重大。于是,这两幢楼也就被一些人戏称为“使馆楼”了。得地缘之便,省部办领导来沪,上海大多安排入住隔河可望的上海大厦(北苏州路20号,原名百老汇大厦,1934年竣工)。
南苏州路175号,1920年由英美颐中烟草公司建造;185号为英商电车公司大楼,建于1917年;均逾百年高龄,享“优秀历史建筑”之誉。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成立于此两楼,生产出抢手的“海鸥”DF单反相机。175号第五层系添加;两幢大楼间隔约4米,在三楼处有连桥互通,盖均为厂方后筑。175号体量约倍于185号,两楼均留用铁栅栏手拉式古董电梯。“使馆楼”定此,为顾全局,照相机厂迁往松江,仅留175号底楼设门市和修理部,后亦搬离。我所在四川沪办位于175号三楼,约200平方米(另有一无窗贮物密室,门厚约10英寸,人关其内呼声不闻),面向苏州河。此楼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外墙三段式对称立面构图,梯道钢质扶栏和楼道木质门框,都呈米字型,英风彰着;楼层高近4米,气派畅亮。
彼时,各驻沪办大凡设办公室、经技处、信息处等部门,规模大的办事处则分得更细。1986年,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各省市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信息协会、各省市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经济合作协会,先后成立挂牌于此,由是格外闹猛。我因着工作关系,又在信息协会兼职,交识许多媒体朋友,亦热诚为之牵线搭桥。《新闻报》记者吉建富在《我的信任记忆》(文汇出版社)中有精彩叙述。1990年,吉事先从山东沪办获知,赵志浩省长率16个地市负责人的大型代表团将来沪。是日,他早早赶到上海大厦,见《解放日报》国内部毛主任等已在“候场”,遇吉,毛等略显惊奇,因为连《文汇报》《新民晚报》的记者亦未露面。他们一起采访了赵省长,翌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出专访。一周四期的《新闻报》难与之争,唯另辟蹊径。吉抓紧设计了“问答卷”,请山东沪办同志帮忙分发代表团成员。隔日,一篇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加强联合、真诚合作》为题的16个地市负责人谈鲁沪合作的独家新闻见报,送到代表团人员手上。当天上午,两地政府签署经济协作纪要前,朱镕基市长看着《新闻报》对客人说:你们的心思我都知道了。此举漂亮!事后山东沪办同志告,各地市领导特别感谢《新闻报》给他们提供了“讲坛”。
“使馆楼”退休同仁,去岁仲秋约聚“外滩源”。苏州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染目,沿岸行,花屡随。两楼外观修葺一新。我们坐在新潮打扮的“第一加油站”(南苏州路198号,始建于1948年)上层玻璃厅,呡咖啡赏视觉盛宴,叙往事咏如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