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现任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四事业部总建筑师助理、创作室主任、A3建筑团队总监。工作至今,主持过多项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产业园区、会展和交通枢纽等类型的设计创作,包括杭州艮山门动车运用所上盖空间开发城市设计、青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及配套工程、安庆国际会展中心、大连绿地中心518米超高层综合体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行业协会优秀勘察设计奖,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一个好的设计构思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初入职场之门的“钥匙”
2010年的夏天,从同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毕业的刘彬正在华东院应聘做“快题”,题目背景正是当年如火如荼开展的世博会建设。根据题目,他要在墨西哥馆和通用汽车馆之间的一个预留场馆用地上设计一个展览馆。墨西哥馆是个直线条的坡地建筑,而通用馆则是圆形的建筑,这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功能问题,而是要在直线和圆形之间确定自己的立场,既要有自己的辨识度,又能够和两边的建筑和平相处。看透了这点,其实就拿到了这个设计的“钥匙”。刘彬的选择是既不圆、又不直的流线形体,直线线条和曲线的弯角结合在一起。考完试第二天,华东院就联系刘彬入职,就这样,刘彬开启了他在华东院的职业生涯。这个经历虽然短暂,却是刘彬从学生时代向工作时代过渡的桥梁,也让刘彬坚信,一个好的设计构思是能够改变人生的。
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构传统文化
——实现个人设计特色追求的“钥匙”
工作至今,刘彬做过的项目大大小小几十项,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科技大学的景观塔项目。这个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他第一个最具个人色彩的项目。在这个项目里,刘彬许多对设计的思考、对全过程建造的把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基本实现了他的一些追求,并获国家及省市级行业协会多项荣誉。
这个完成于2017年的特殊作品,是一个近90米高的构筑物,矗立在上海中环线旁。整座塔的材料以钢和玻璃为主,但却能让人隐约联想到中国的古塔。这正是当时设计的出发点:用一种极致的、当代的技术手段,去表达一种传统的、文化的建筑意象。通过钢结构层间的旋转,将钢立柱转化成一种晶体一样的结构体系,体现了材料的结构特性,也创造了一种独特形式的语言。“这座塔并不完全是一个传统的东西,更像是从传统当中长出来的崭新的东西。”刘彬表示,这种根植于传统但面向未来的气质非常适合科技大学,甚至和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相契合。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还是一名普通青年,也没有任何职务,院里组织了一个针对这个塔的小竞赛,我花了一晚上时间构思、建模、渲染、排版,第二天院长看下来觉得还行,就连同其他5个方案一起交给校方选择,结果一下子就被校长选中了。”刘彬回忆道。然后他被任命为该项目实际负责人,并以工匠之心投入项目建设,直到两年后落成。
在这之后,刘彬也一直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保持着一点对中国本土文化传统的关注。在他看来,传统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模拟,而是需要通过重构来创造一种新的语汇,将传统的建筑形式融入新时代的建筑与城市之中,使其得到延续和发展。
这种对传统建筑重新建构的研究思索,在安庆市郊张湖公园内的悠然坊上也有所尝试。刘彬把传统徽派建筑的空间打散重构,采用钢结构分岔柱,把屋顶轻轻地托起,创造出了屋顶下的灰空间。“这个做法有我在学生时代就看过的冯纪中先生方塔园大门的深深烙印,这种建构的思路和传统建筑用斗拱支撑屋顶创造一个空间的思路是一致的。”刘彬说。
感性>理性:在白纸上跃升起想象的能力
——打开原创之门的“钥匙”
从应聘时的才华初露到工作中对建筑理念的深入思考实践,刘彬对设计有种天然的领悟感知能力,应该说,这种特质在他学生时代就已展露。刘彬是一个偏文科的理科生,高考语文成绩远高于数学,所以当时他的老师建议他选择建筑学。在刘彬看来,理科的逻辑能帮助我们处理事务、解决难题,而文科的思维却能够让我们去触摸更高层次的意念,去考虑应该创造什么。面对一个难题,或者面对一个复杂的局面,需要有逻辑地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最终得到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如果给你一张白纸,让你自己去画点什么,这就超越了逻辑的能力范畴,你需要的是强大的想象力,主动性地去表达自我,在建筑职业上应该叫作“创作”。刘彬说:“我们今天一直追求的原创能力,其实就是要有能够在白纸上突破的能力,在理性扎实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刘彬平常也喜欢写写东西,还写了几年的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他用写作的方式去捕捉那些如萤火虫一样忽隐忽现的想法,这些想法不一定是多么理性的,但可能是很有趣的,一闪念就消失了。
在做原创的这些年里,他很多时候都在回想和总结。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投标?刘彬认为理性的分析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是这些分析,得出的结果往往是非常令人沮丧的,因为它暴露出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人家一种“实在不行,只好如此”的刻板印象。而一个令人激动的作品,则一定是要能在心底深处打动别人,就像一阵旋律,一飘过就能引发共鸣。刘彬许多原创成绩的取得,都依赖于这种感性的感知力。
建筑师服务于业主,但建筑终将服务于人民
“建筑师这个职业,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建筑师服务于业主,但建筑终将服务于人民。”这句话里包含刘彬对目前建筑行业状态深刻而辩证的思索。他认为,在目前的建筑生产机制下,建筑师的工作是社会需求和开发者诉求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从业主利益出发,建筑师要考虑其经济效益、项目周期、风格喜好等方面的各种要求,但这些要求和公众对建筑的期许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满足了业主所有的要求,并不能够直接等同于创造了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建筑在其建设完成获得独立属性之后,自有其承担的社会价值,对其评判就会交给更加广泛的社会受众。建筑师服务价值的提升,最终还是在于作品品质的提升。
新常态下,要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型
近几年行业遭遇了两次暴击:一次是地产的暴热,大量毕业生流向了地产;一次是这两年地产的暴崩,别说毕业生了,专业招生都成了问题。整个市场下行趋势已无可避免。在一个大环境中看,对房地产过度依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三十年近乎癫狂的城市化发展,给建筑市场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快餐时代”。但刘彬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悲观的结局。“许多城市化完成甚至逆城市化的国家,建筑设计都没什么利润,仅仅能够养活几个核心的设计人员,”刘彬感叹,“我们总有一天要面临这样的局面,没有超级大项目,没有高周转,没有催图,只有按部就班一点点做。我在国外事务所,经常看到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做着最基本的绘图和设计工作,但我们的设计院里好像只有年轻人做这些事情,年纪大了都跟不上节奏,这很不正常,也导致我们的设计质量不行。”
设计的未来该如何前行?刘彬认为大拆大建粗放式的发展已经过去,要从城市过去发展的缝隙中寻求更多机会,比如市政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社区营建等等。而设计企业要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型,从市场经营、人力资源、技术质量、科技创新、数字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提高管理能级、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从而促进整个企业内循环的良性运转。
寄语青年设计师
坚守设计行业——“热爱+毅力”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设计师来说,生存状态无疑是艰苦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打拼的青年,既有来自职业的压力,也有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任何理想都不能取代面包,尤其是对设计行业而言,褪去的光环和竞争的残酷,让很多人产生了悲观的念头。
刘彬没有回避这个事实,但他也表示,建筑设计这个古老的行当历来如此,一代代人都是在从年轻到年长的成长中坚守下来的,很少有人是一出场就能脚踩祥云到达顶层,都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摔打,在失败中成长。最后留下来的还是对建筑本身热爱而又有毅力的一部分人,这个舞台终归会回报他们,只是可能这份回报来的不会那么快。刘彬还说:“我当年的同学中,数了数还在做设计的人连四分之一都没有,离开的都过得挺好,坚持下来的过得也都不错,这和行业无关,只是随着大家年纪、阅历、人脉、财富的积累,日子慢慢会好起来。”
走好职业道路——“扩大格局+打牢基础”
刘彬认为建筑师的成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他建议应立足当下,脚踏实地:一是坚持参与全过程设计,不把自己限定在方案或者施工图的小格局里;二是打牢基础,稳步前进。“做方案不做后期几年后就枯竭了,做施工图不做方案几年后就心死了,只有全过程的培养,才能有韧劲、走得远,”刘彬继续补充,“人生和职业都是一场马拉松,不要上来就百米加速,跑得快的人见多了,往往跑着跑着就离场了。起步的时候慢一点没什么问题,但路子一定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