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等事关发展和民生,投资空间大,要继续用好专项债补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抓手,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是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近来,基础设施投资整体表现较好。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半年、1—5月份和1—4月份分别加快0.3、0.7和0.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3个月加快,呈现强劲回升态势。”张立群说。
聚焦基础设施投资,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52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往年大大提前。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财政部拟指导地方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发行新增专项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说,具体来看,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张立群认为,相关支持措施释放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积极信号,随着相关措施加快落地,基础设施投资还有不小潜力,接下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