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下行背景下,承包人中途退场、发包人现金流紧缩、工抵房协议难履行、结算审计拖延等成了当前承发包双方常态化的纠纷问题。
对于发包人无力支付进度款,承包人中途退场的现象,经权律师事务所主任徐辉认为有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什么时候可以退场,退场之后,相应的责任由谁承担?施工单位应当警惕因盲目直接退场,反而要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二是退场要不要办相应的手续?比如是否进行公证?未完工程涉及工程款的结算,比如固定总价的是按比例来,还是按相应的单项做一个司法鉴定?都是存在的争议比较多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融资环境的改变,房地产企业频繁使用融资成本较低的商票以尽快获取资金。但是业内商票到期拖延支付甚至拒付的情况较为常见,商票爆雷事件屡屡发生,许多房地产企业陷入资金和信用危机。由此,“商票难以兑付”成为众多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商票的问题,跳票之后如何处理,徐辉认为施工单位要提高注意,是仅仅用简单的票据追索,还是能再回到基础的法律关系,从而享有优先受偿。
地产行业下行,开发商出于缓解资金压力、拖迟付款等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拖延结算,增加反索赔。除了在结算审计过程中,各方的索赔与反索赔外,徐辉提醒各施工企业应当注意在签这个结算协议的时候是否放弃了一些权利。根据相关最高法的意见,如果在结算的时候没有提出的,或者声明保留的,完成后又提出索赔的,依法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