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设计

平衡各方诉求是做好设计的关键

——记华建集团暖通专业总工程师助理张伟伟 □陈 雯

张伟伟,男,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暖通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加入华建集团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现为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任华建集团暖通总工程师助理,并担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建设评标专家、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专家库专家和上海市机电设备国内招标评标专家等社会职务。获评首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暖通空调优秀青年设计师,首批全国百名暖通空调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入选华建集团“213人才培养计划”首批青年启明星。工作十六年来,先后参与、负责暖通设计项目50余项,项目类型涵盖酒店、办公、医院、商业综合体、体育馆和博物馆等,荣获省部级以上优秀设计奖项十余项。参与国家、市级等各级科研课题7项,参编国家及省部级设计标准3部,出版著作2本。

2005年,华建集团(彼时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到天津大学校招,当张伟伟看到该集团的宣传片中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一个个标志性项目时,一下子就振奋了!“当年进设计院还是很难的,何况华建集团在民用建筑设计行业名列前茅,所以就特别想进这家公司工作。最后我们那一届只有我通过了公司的笔试和面试。”张伟伟回忆起当年应聘的场景时,仍难掩心中自豪之情。

当时的建筑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中期,华建集团承揽了大量的公建项目。于是刚入职的张伟伟就幸得以参与几个大项目,如上海浦西洲际酒店、远洋宾馆改造等。能将在学校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让他感到非常自豪与兴奋,充满了干劲和热情,什么类型没做过就做什么项目,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烈。在师傅的带教和老同事的帮助下,他很快便能够独立担纲专业负责人的角色。

八年:伴随一项工程从设计到建成

张伟伟的个人履历中有很多大型项目,从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的阜阳人民医院城南新区一期工程到180米超高层的上海北外滩浦江国际金融广场,从上海浦西洲际酒店到国家级博物馆三峡工程博物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在行业中都影响较大。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早年参与的上海五角场合生汇项目,这个项目从2008年开始一直做到2015年开业,图纸从A版修改到F版,前后跨时8年,是他目前为止经历时间最长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他从一个青涩少年真正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工程师。

上海五角场合生汇项目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包含了高层商业、超高层办公和五星级酒店,地下室面积16万平方米,共4层。这个项目前后经历多次修改,主要来自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的招商情况和业态的调整,增加了很多餐饮业态和儿童娱乐业态,餐饮需要增加排油烟,对暖通专业调整很大。到了后期甚至出现了边修改边施工的情况,需要经常跑工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对设计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张伟伟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暖通所需新风百叶调整了,由于建筑图纸没有及时把这种变化反馈给幕墙深化设计单位,导致工厂幕墙已经加工好了一部分。还好他及时发现到现场解决了,不然会造成大的返工和修改费用增加。

这个项目在后期的运营中还是留有一些遗憾。“冷却塔散热不好,冷却水温偏高,造成冷机效率低、出水温度偏高,特别是在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区域空调效果不好。”据张伟伟回忆,当时在布置冷却塔时,屋面地方本身就有限,业主为了美观,让建筑师在冷却塔顶上又增加了格栅,而四周女儿墙的幕墙通透率也很低,进风通路也不顺畅,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的问题。

“如果当时设计时,暖通专业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项目,让张伟伟认识到要做好一个工程,沟通协调能力与技术能力同等重要。特别是大型项目,需要和其他专业、业主、审图公司、政府部门等各方沟通的工作量非常大,暖通专业作为建筑最紧密的专业,影响到建筑的有效面积、立面效果、屋顶空间利用、吊顶净高等,同时空调和供暖效果的好坏又是用户直接能感受到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兼顾建筑美观,也应坚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技术要求。

感悟:平衡各方诉求是做好设计的关键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需要平衡各方面的诉求才能做好一个项目。”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张伟伟越来越意识到沟通协调能力对于设计的重要性。采访张伟伟时,他正在做上海临港的一个项目。以这个项目为例,由于离海边较近,起初从设计角度他认为做海水源热泵可能比较合适,前期也给业主进行了方案论证,但经过几轮和业主的沟通汇报后,得知投资有限,业主最重要的诉求是尽快开工,而且有项目35%的业态是要出售的。而若采用原先的海水源热泵方案,则需要协调很多政府部门,不仅会拉长项目周期长,还会增加投资,出售的业态空调系统的独立性也会是个问题。因此经过多因素多角度的权衡,选用了自持部分设置集中冷热源、出售业态采用分散独立空调的方案。张伟伟表示,从这个案例可以窥见,一个项目采用什么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探索:不断挑战未知领域,将经验化炼为理论指导

通过这些年的成长,张伟伟意识到工程师需要在大量的项目锻炼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只要是自己没有涉猎的领域、没用过的技术,他总是特别感兴趣,不去计较这个项目产值能有多少、奖金能有多少。比如在做某知名品牌钢琴的展示厅时,他结合展厅对噪声的严格要求和空调负荷特点,选用了冷辐射吊顶空调系统。吊顶上原有的声学设计有很多吸声石膏板,如何能够结合吸声板作为冷辐射板,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比较分析研究和考察。这是他做的第一个冷辐射空调项目,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即满足了温湿度要求又达到了吸声效果。

基于不同类型的项目,让张伟伟积累了丰富的暖通设计经验,特别是星级酒店建筑的暖通设计,并编著了《星级酒店建筑暖通设计标准实施指南目录》一书,总结了不同五星级酒店的设计标准和工程实例项目。

针对当前的新冠疫情,如何健全公共建筑的卫生防疫功能,健全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响应机制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他相继撰写发表了《公共建筑空调通风系统应急运行机制探讨》《平疫结合的普通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理念探讨》,通过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普通公共建筑的平疫结合设计理念。目前,他正在负责住建委的科研课题项目《公共建筑平疫结合建筑机电设计研究》,针对酒店、展览馆、体育场馆建筑的平疫结合设计进行研究;同时,还参与修编暖通行业的第三版设计手册《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寄语:找准定位,顺势而为

十六年来,张伟伟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与我的师傅带教和老同事的热心帮助分不开。我的师傅梁总是非常谦和的人,对我的帮助很大,在我职业生涯中的几个迷茫期都给了我重要的指导意见。”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曾迷茫过。在工作几年后到了30岁左右,张伟伟觉得自己在专业领域内能独立自主做些事情了,当他“抬头仰望”时,一看自己前面还有这么多前辈同事,就觉得晋升遥遥无望,有段时间就陷入了迷茫。于是就向自己的带教师傅请教。“这个时候,认清自己非常重要,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上、行业上和公司里的定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有准确地找到自己定位,才能知道目前的公司是不是自己想要发展的平台,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目前的岗位。如果不匹配,那可以去寻找更好的平台。如果是自己能力不够,那就需要静下心来,磨炼自己。”当张伟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心境一下子就开阔了,犹如拨开迷雾见曙光,找到了让自己坚守下去的“定海神针”。明确了人生的定位目标,他的职业之路也越走越宽阔。

谈及如何成为设计大师,张伟伟认为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要赶上国家大势、行业大势的发展,行业处在上升期更容易出成绩;地利,即要有一个好的平台,设计师需要大型项目锻炼才能成长;人和,即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各方面的帮助,项目做完后要及时总结、提炼和提升。

然而,目前整个建筑行业下行且不可逆,这和整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是息息相关的。他表示,当城镇化率到一定阶段,不可能再需要大量的基建项目。根据统计,按现有的总的住宅面积,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总的建筑面积需求已没有大的增长空间,而需要解决的是住房分配不均的问题。所以现在的青年设计师特别是“90后”设计师,未来在这个行业的生存是比较困难的。从今年各大高校的招生中,土木类专业遇冷就可见一斑。张伟伟认为,这行业或许不需要这么多从业人员,另外上海的房价这么高,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个严峻的问题。

对于已经在这个行业深耕的青年设计师,张伟伟建议他们重点关注城市更新、存量业态的节能改造等这些未来有潜力增长的业务,并结合国家的双碳政策,关注低碳节能的技术路径和措施。“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势,顺势而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他说。

哲学研究者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张伟伟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尤其爱看哲学类和历史类的书,以帮助自己更加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他还特别喜欢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理想非常宏大,作为平凡之人,我们至少要做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以出世的智慧入世,也许会更加淡定和从容。”他说。

2022-09-26 陈雯 ——记华建集团暖通专业总工程师助理张伟伟 □陈 雯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302.html 1 3 平衡各方诉求是做好设计的关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