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业界·资讯

如何在“云”上做设计?

天津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团队应对疫情的教学创新

新冠疫情为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系列障碍,不过,也提供了反思设计教学,拥抱“元宇宙”技术的机会。天津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团队通过融合互联网教学技术和社会资源,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创新性线上教学方式。2020年,相关教学成果整理为“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线上教学的机遇与挑战”一文,获得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实践推进研究成果奖。

“云实验”

由陈天老师主持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整合教学团队科研成果及实践项目,形成对标课程内容的国内外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库,强化教学应用性。目前已有专题型案例近50个,可互动型案例50余个,用于课堂讲授及课后拓展。将交互程度与体验性更强的虚拟仿真教学手段与MR技术引入课堂,从被动式转向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的形象性与实操性。该平台访问量已近3000人次,并已推广至澳门城市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等院校教学使用。

“云调研”

在2022年夏季开启的居住区课程中,天津疫情突发,学生被禁止出校,以往的基地调研与踏勘难以成行,然而对基地的认识是开展设计的基础,难以取代。为保证设计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组长侯鑫老师亲自赴基地拍摄,采用无人机和全景摄影的手段,采集空中和街道的实地三维全景照片,并借助720云平台,实现全景影像的实时浏览。同学们经由这一方式,完成了基地“云调研”,顺利展开设计。疫情好转后,同学们又赴实地补充调研,保障了设计的按期进行。

“云讲堂”

存量规划与城市设计论坛,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教学团队结合存量规划与城市设计教学发起的一系列精悍、及时、针对性强的学术讲座,该系列讲座紧密结合团队在设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城市存量更新中的热点,采用SPOC(小规模视频公开课)的模式,邀请规划专家、历史文化学者和学术大咖,进行的专业知识研讨活动。该活动始于2021年,至今已邀请15位学者、专家进行演讲,取得良好的教学科研反馈,教学团队将继续开展这一系列活动。

“云媒介”

徒手绘制是城市设计的基本手段,在方案推敲、设计沟通、成果展示中的作用即使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高度发达的当前,仍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教学组将徒手绘制作为设计师的一项重要基本能力加以培养。在线上教学平台中,面对面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交流方式受到限制,一张比例精到、内容清晰的手图,反而因其“一图胜千言”的特性,成为串联众多“云平台”的重要媒介。当然,教学组并不拘泥于传统纸笔的工具限制,电子纸上的手图,仍然可以完整表达设计理念,而且用于线上交流更为便捷。

“云展览”

存量规划作业展是天津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团队应对城市更新进入存量时代提出的实验式教学创新,每年选取天津市存量更新地块进行城市设计,作品采用模型加图纸的综合呈现方式,面向公众进行展览和评分,社会反响热烈,学生收获也很多,至今已举办七届。

第7届展览于2022年1月至5月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图书馆北馆展出,原计划在天津最具盛名的历史商业建筑——劝业场同步举行的面向公众展览,后由于疫情缓办,为了促进规划教学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教学团队将该展览转变为线上虚拟展出的形式。展览反响热烈,教学组还内置了留言板,成为沟通校园内外的桥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三年级设计教学组)

2022-10-10 天津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团队应对疫情的教学创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503.html 1 3 如何在“云”上做设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