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能吹落秋叶,也能吹开春花。中交上航局有限公司宁波市梅山湾互花米草治理项目目前已经渐入尾声,湾内互花米草基本无复发。修复植被总体长势良好。工程区目前生态效益初显,鸟类明显增多。随着粉黛乱子草的相继绽放,梅山湾已成为新晋生态景观打卡地。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梅山湾所在的宁波舟山港区时曾提出:“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
一直以来,宁波市梅山湾“两岸三片”由于入海径流较多,造成了湾内水体淡化明显,富营养化严重进而赤潮频发,互花米草入侵,盐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海洋环境压力加大种种问题。“宁波市(北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列入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清单,项目方案中明确要求,需要对梅山湾内的互花米草进行全范围的整治,工程内容包括互花米草治理、盐沼生态系统重建、海堤生态化改造。
2021年5月至8月,中交上航局勘察设研公司项目组接到设计任务后,组织多次现场踏勘,对生态问题进行诊断分析,结合梅山湾生态本底条件和岸线规划目标,基于“韧性海岸带”的理念,因地制宜地提出“互花米草治理——适宜植被替代——生态海岸线构建”的综合治理方案思路。随后,根据互花米草分布的区位、高程的不同,项目组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及工艺,同时在结合现有区域物种调研和现场实验种植成果的基础上,该项目组选择合适的植被替代品种并进行了种植规划和景观效果设计。设计成果得到建设单位与多方专家的认可。
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组积极做好施工配合服务工作。由于施工过程中疫情、干旱、台风等多种不可抗力影响,部分苗木与植株错过了最佳种植时间与生长期。于是,项目组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动态调整了替代植物的种植方式与分布形态,为工程按期完工修复全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
经过项目组以及各方施工单位的不懈努力,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已被消灭殆尽,转而布满田野的是梦幻而唯美的粉黛乱子草。粉黛乱子草的花穗如发丝般抽出,随风飘曳,绵延百里不绝。远远望去如同笼罩在绵软草地上的一层粉雾。
梅山湾互花米草治理项目仍在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中。预计到明年年末项目完工验收后,将会是更加生意盎然、色彩缤纷的景象。 (通讯员 顾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