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竹
青春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荣誉是奋斗者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梦想之花,是奋斗者用拼搏和奉献培育出的逐梦硕果。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从一名基层技术员到如今的项目总工程师,12年的时间记录成绩,12年的奋斗铸就辉煌。他就是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项目总工程师黄中峰。
精益求精 匠心打造超低能耗住宅
世界顶尖科学家项目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总建筑面积71.29万平方米,是全国首个“科学家社区”城市单元、临港地区第一个超低能耗住宅建设项目。
项目共包括5个住宅地块和2个实验楼地块。其中57栋超低能耗住宅楼作为高品质住宅小区设计为超低能耗住宅,对施工标准和建材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些超低能耗墙体构件都是我们在工厂预制的,其中预制率达40%,而且为了达到保温效果,实现住宅低能耗,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还应用了夹心保温做法。”黄中峰介绍道。这种构造复杂、预制工艺水准高的高标准,使得现场施工中安装精度要求变高、施工模板加固措施冶也变得十分繁琐。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黄中峰不仅在设计上采用BIM全过程解决,同时随着项目的进展,在专业碰撞、效果展示、图纸交底等功能也使用了BIM技术,同时,在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中将每个PC施工安装及模板加固绘制施工图纸及模型,用于现场交底与施工检查。这使得原本繁琐施工工艺变得清晰易懂,在与专业施工人员交流时也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细微节点出现的失误。
在安全生产方面黄中峰也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处理措施。通过在安全监督采用可视化手段,利用无人机航行视频巡检、无线监控视频巡检、塔吊可视化吊钩监测、室外电梯人脸识别系统、卸料平台荷载监测系统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有效地落实了工程安全的过程控制和监督检查。
惟实励新 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
虽然有着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和管理经验,但面对该项目地块多、同期施工面积大等特点,也给项目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能统一施工标准,更好地实现对项目管理高效地运行,黄中峰带头组织了一支具有活力、开拓创新、忠诚担当的技术攻关小组、并建立项目创新工作室。在项目施工前,他带领小组成员剖析项目施工难点,编制攻坚技术难题清单,及时攻克了许多高精尖复杂工程的技术难题。
由于该项目设计采用硅墨烯保温一体施工技术,但硅墨烯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可参考施工经验少,如何满足建筑功能,保证施工质量?面对从“0”到“1”的挑战,黄中峰带领攻关小组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方面,编制相关方案与交底文件,不断深入现场进行实操演练与改进,提升完善科研课题,并且组织开展小组QC活动,经过反复的探索,最终有效地解决硅墨烯保温板拼接、固定、平整度等难题,保证了施工质量。项目面临多个这样从无到有的施工技术。黄中峰表示,“团队凝聚力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努力方向,团结一致,难题就不再是难题了。”凭借全面的技能水平、深刻钻研的工作精神,在黄中峰为代表的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目前小组已在预制工程桩施工技术、硅墨烯施工技术、预制构件深化与施工技术、深基坑施工技术开展攻关与研究,已发表核心论文期刊2篇,工法预计申报2篇、专利申请2个。
主动担当 全力构筑疫情防控线
在工作上无论是做什么事,黄中峰始终保持严谨认真、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本色品质。疫情期间,项目部管理人员被分为各个小组:人员管控组、信息报送组、后勤保障组、核酸检测组等分别负责落实项目2000余名农民工的核酸检测和日常起居问题。每个小组都由班子成员任组长,每天为大家提供餐食、日用品、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与信息收集等工作。黄中峰回忆到:“我当时负责核酸检测组,每组成员都按疫情管控要求执行工作,每天早上5点至晚间12点完成报表,大家都在超负荷工作,但是都没有懈怠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期间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参与方舱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项目每个人的奉献精神让人记忆深刻。”
青春需要汗水的挥洒,需要努力的追求,需要一颗志存高远的心,不管路有多远,只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终会到达。黄中峰以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对创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用实干勇毅的脚步走出了一串闪亮的足迹。在新的征程上,他将带领项目团队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继续奋进,用更加亮眼的成绩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