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始终坚持品质引领,积极践行设计引领施工理念,深入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形成了“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特色),赋能山西四建全产业链发展和战略转型发展。
近年来,设计院抢抓国家双碳发展战略机遇,致力于打造绿色建筑设计差异化优势,深化运用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理念,不断加快绿色建筑设计实施进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建设计核心竞争力。
绿色建筑设计人才团队储备丰富
2019年,设计院组建了由建筑总工牵头的绿色建筑设计团队,设绿建技术研发副总工程师1名,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景观六个专业总工及设计人员数名。截至目前,设计院共培养出绿建技术研发总工6名,绿建各专业设计师18名,形成了以绿色建筑设计为核心的研发及设计人才建设体系,为深入研究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 才团队支撑。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法创新引领
设计院紧随国家双碳发展战略,依托重点项目,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新技术应用、系统集成等)方面不断创新,引领地方行业发展。
设计院秉持将生态系统融入建筑的设计理念,充分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外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进行节能设计,利用计算机软件建模,建立项目当地的气象数据,模拟建筑在太阳运行轨迹下的日照、自然采光情况;根据地形及风向,计算建筑外立面的平均风压及人行区域风速、旋涡情况、建筑逐时负荷及全年负荷等内容,对建筑形体和材料选用深入分析,出具技术分析报告书,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节约能源、生活便利、环境宜居等多种功效,最大限度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0年,设计院参与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04-415-2021)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设计院绿建设计团队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圆满完成了各项编制任务,该标准已于2021年上半年发布实施,切实发挥了对绿建设计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应用成效硕果累累
近年来,设计院绿建设计团队参与实施了定襄“六馆一院”项目、山西基因诊断及药物研发基地项目、吕梁双创中心项目、中北大学仪器科学大楼和新能源化工研究院项目等山西四建重点项目的前期绿建策划与设计,以建筑模型、数字模拟与建筑实体相对比、相结合,以研究建筑性质为基础,将微气候设计、绿化设计、通风设计贯穿设计始终;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等绿色策划为先导,为项目绿色建造的实施与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上项目均达到绿建一星标准,节能65%以上。
2019年,以定襄“六馆一院”项目为试点,首次自主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取得了“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证书,该项目成为山西四建首个自主申报成功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不仅实现了山西建投集团绿色建筑设计零的突破,同时,也为设计院今后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以山西基因诊断及药物研发基地项目为试点,将建筑群落作为以人工环境形式存在的资源,遵循自然界循环更新的原则,合理布局建筑开场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功能系统和交通通讯系统,使建筑自身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实现总体平衡。同时,通过对微气候进行改变,适应建筑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环境舒适度,减轻环境压力。
2021年,以吕梁双创中心项目为试点,在建筑物室内和中庭顶部设计一定开窗面积,充分利用自然光满足室内采光需求;优先采用自然通风进行室内热环境的调节,降低室内温度、净化室内空气、带走潮湿气体,降低对空调系统的依赖,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进而改善人、建筑物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共享绿色、健康、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2022年,以中北大学仪器科学大楼和新能源化工研究院为试点,利用太阳能系统作为日常生活热水的热源,空气源热泵机组为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持公共部位生活用电(如走道、楼梯间、隔震层、公共卫生间等),营造可再生能源与人居环境良性互动的高品质生态化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品牌效应不断彰显
设计院持续提升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金量,在特色塑造和高端服务方面做精做强,在多个重点工程项目成功实施和应用绿建设计技术,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品牌效应不断彰显,市场开发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设计院市场开发逆势上扬,成果喜人,前三季度实现合同额1.14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营业收入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近3倍,合同额、营业收入的总额和增速均位居山西建投集团工程总承包系统前列。
设计院下一阶段(2022-2024年)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方向:持续深入打造绿色建筑设计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打造城市更新、新基建等前沿专业领域设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孙红瑞 常芡芡 刘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