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助力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本报讯 11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经城市自愿申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和专家评审,决定在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试点期3年。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我国首批智能建造城市试点。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通知,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试点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加强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全要素数字化管控,形成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建造方式。

二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在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加快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带动自主创新软件、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企业,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次选取的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保定、河北雄安新区、沈阳、哈尔滨、苏州、南京、温州、嘉兴、台州、合肥、厦门、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

据悉,本次选取的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产业基础好、政府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引领带动能力,在试点目标框架下因地制宜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试点任务。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各试点城市出台产业支持政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标准落实各项试点目标任务,力争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工作成效,为全面推进建筑业向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本报综合报道)

2022-11-14 助力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892.html 1 3 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