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2(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圆桌论坛一——“城市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举办。论坛以城市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主题,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王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虞大鹏、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郑小东、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燕、北京工业大学马童老师、KPMG咨询服务经理钱睿、北京建筑大学刘平浩和贾园老师参加。论坛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李煜主持。
本专题论坛是2022(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和圆桌会议两个部分,主旨报告阶段邀请了6位专家进行专题发言。
王辉从通识课、原理课和设计课三种不同的课程出发,展示了清华大学城市设计方向的教学体系。在通识课中,他提出了立己达人、审思明辨、文理兼备的要求,提出通识课应达到“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的目标。在原理课中,他认为把握城市设计的设计操作方法和建筑学到城市设计方法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在设计课中,他提出了边界清晰、开放体系的观点。
虞大鹏首先对中央美术学院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发展水平进行了体系化的分享,分别从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不同阶段展示了央美的课程规划、教学成果、遇到的问题和所得的经验,最后对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
郑小东从景观都市主义的视角介绍了风景园林学科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在分享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设计课程的同时,他还分析了世界上其他高校的课程教学特点,归纳提出教学应满足四点要求,分别是课程类型的应时性、学科专业的交叉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胡燕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联合教学和教学思考四个板块进行阐述,分享了石景山首钢、烟台滨海等城市设计项目教学中的思考,提出了结合地区特色、结合研究特长、长期关注、紧跟特色、注意方法、把握尺度等多个教学要点。
马童对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的设计题目、指导方法、课时安排做了详细阐释。提出了针对城市设计教学的思考,分析了调研和设计脱节、设计成果流于表面等多个现存问题,并追溯到城市设计教学不系统这一重要根源,最后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钱睿首先介绍了北京建筑大学的城市设计专业相关内容,包含开设专业的机遇与思考、学校合作团队的建设、教学思路与特点以及设计成果四个方面。同时,从自己在城市设计实践工作中的经历出发,结合当今中国目前城镇化大背景,简述了对于城市设计未来前景的看法,并提出了校产城融合的倡导。
圆桌会议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就城市设计人才培养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各自的见解。讨论内容涵盖城市设计教学中数字化的应用和思考、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设计课教学和理论课教学如何结合等议题。
(北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