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业界·资讯

城市更新:成都有两项经验做法上榜

近日,住建部总结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和各地经验做法,对一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可复制经验做法进行了推广。其中,成都有两项经验做法上榜。

事实上,与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成都起步较晚,但却迅速走在了全国前列。2021年,成都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从机制、政策、制度、标准、模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这一次成都被推广的两项经验,都与资金投入、资金保障有关。这也是各地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城市更新的项目改造投入从哪里来,一直是城市更新探索过程中的难点。

一个逐渐形成的共识是,城市更新可以通过长效运营的收入,来平衡改造的投入。成都被住建部所推广的经验,正是这一领域的探索——“在通过长效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方面,成都市探索全过程一体化推进模式”。

对此,成都市住建局更新处相关负责人说,这是针对项目缺少自我造血机制、可持续更新模式难以建立等问题,探索以运营为主导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

也就是说,由政府收储、租赁、利用既有房屋,然后引入实力强、资源广、经验丰富的社会力量作为运营商,对项目实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商业运作。

项目的运营、业态的招引和管控等,都交由运营商。那么随着产业、形态、业态和环境品质的综合提升,项目就会取得良好的经营性收入。而这些经营性收益,就能够平衡项目的改造投入。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都市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的打造。

如今的猛追湾,潮流与烟火气十足。不仅景观美、业态新、人气旺,更改变了片区居民原本的生活品质与环境,成为了人气打卡地。据成都市住建局更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猛追湾项目是成都首个采用“EPC+O”模式,也就是采用“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进行打造的城市更新项目。项目引入了万科公司,将其作为项目的策划主体、建设主体、运营主体,让“三强合一”。

“这样一来,建设方就是运营方,运营商在策划和建设阶段,就会将重心前置,把运营方面的考量融入到前期的设计和建设中来”,该负责人表示,在一体化的打造思路之下,进行产业调整、IP塑造、业态优化升级等等,猛追湾得以焕然一新,并长效焕发新活力。

除了“以长效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之外,住建部推广的成都经验,还包括成都积极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

成都对于城市发展需要且难以实现平衡的项目,经政府认定后,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目前,成都正加快推进16个城市更新全国试点项目的探索”,成都市住建局更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边试点一边总结,新的经验正在陆续出炉。

比如,武侯区音乐坊片区以城市音乐厅为中心,以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为资源依托,构建了“音乐+”产业链,实现区域功能转换,将音乐与文化、街巷进行最大化的融合,以音乐改变了街区气质,提升了城市品味。“那里已经成为城市有机更新和特色功能塑造、消费场景营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典范”。

比如,金牛区蓉北商圈片区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以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推进片区北站西二路片区、北站西一巷片区改造提升,以及荷花池片区、城隍庙片区传统市场提档升级。“通过重塑城市空间形态,重植城市核心功能,构建蓉北商圈中心极核”。

再比如,成华区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将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仓储物流的疏解腾退、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公园绿道建设和音乐、影视、娱乐等产业植入,成功打造红仓·完美文创公园,让“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

成都市住建局更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成都全市计划启动片区更新项目173个,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包装入库86个、已启动投资建设70个,累计完成投资480亿元。 (王垚)

2022-12-19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9291.html 1 3 城市更新:成都有两项经验做法上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