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北京拟建20个“无界公园”

新增绿道50公里、建设森林步道100公里、设立城市观鸟地、为水鸟等野生动物提供迁徙“加油站”……今年,北京将全面推进“无界公园”建设,因地制宜拆除20家公园围栏、围挡,增加步道、文体等便民设施,促进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北京市民将收获一波绿色福利。

什么是无界公园?

“无界公园”,也就是打开公园的围栏,为市民提供更开放的共享空间。去年,北京市朝阳区率先试点了“拆栏透绿”,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庆丰公园等43个公园实现开放管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在市民孙先生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上,过去一年,他穿行公园的次数变多了。

孙先生说:“元大都离我们家不远,也就一站路的距离。公园也经常去,越方便也越爱带孩子去溜达,走一走。有的时候下班也从里头溜达一下,因为公园比较长,属于细长的公园,每个地段人都比较适中,也比较干净。”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改造主要是拆除公园围栏及大门,在公园门区设计了艺术景观、植物组团、花箱等多种入口形式,并开辟出叶脉廊架、悦享小筑、绕树廊架等可供百姓休息、阅读、交流的休闲空间。孙先生说:“因为它以前一直是免费开放的,但是开放的门比较少,南边有一些门是可以免费进出的。现在改进了之后,一个是开放的入口变多了,走一会,就能有一个入口;另外一个,它的每个入口的围挡都拆了,进出更方便。”

这样的变化,今年将发生在更多的公园里——今年,北京将因地制宜拆除20家公园围栏、围挡,让附近居民更便利地入园、让绿地相连,为小动物迁徙提供更通畅的路径。“无界公园”还将让公园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到街区,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开放的共享空间。

“无界公园”还能激发哪些城市发展活力?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处处长彭强介绍:“2023年‘无界公园’的建设,由市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事项,主要还是各个区选出2~3个公园先做一些试点,积累一些经验,为了后续更广范围的实现‘无界公园’。新建的公园,我们原则要求就不要再设这个东西(围栏)了,‘无界公园’的理念既体现共享的理念,也是共建的理念,也是我们节约、便利、为民的理念的一个综合体现。”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表示,以往人们强调城市的职住空间,即工作与生活的场所;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许多国际化都市开始追求“第三类空间”建设——此类空间以公园、绿地为代表,除了可以让人们有更多休闲场所,还可能带来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王伟说:“所谓的第三类空间,就像在城市中的一些场所,比如咖啡厅或者公园,它其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它可以包含社会成效、生态成效和经济成效。社会成效我们已经谈到了,老百姓要有更多的交流、运动、休闲,那么公园是很重要的。生态成效,就是随着公园的打开,通过绿道或者水网的联系,其实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最后一个就是经济成效,在我们这种以人工系统为主的空间里面,围绕公园可以在景色观赏、商业增值、文化创意,特别是结合一些这种数字化的场景,我们去引导一些网红的打卡点或者是一些消费空间,在公园和绿道的这样一个格局里面去发展。”

(周益帆)

2023-02-2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014.html 1 3 北京拟建20个“无界公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