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加固改造唤醒建筑“新身份”

——走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军人诊疗中心工程现场

(上接第1版)

项目责任工程师余若凡带着记者来到施工中的3楼,各种加固形式在此一览无遗:在一根外包型钢加固工程样板桩上,依次展示了界面处理、型钢骨架安装及焊接、封缝、注胶等全流程操作。另一边,需要更大承载力的结构桩正在进行增大截面的加固方法,工人们采用花锤、砂轮机或高压水对原构件进行打毛,或凿成沟槽;在完成打毛或沟槽后,应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原构件混凝土表面松动的骨料、砂砾、手渣和粉尘,并用清洁的压力水冲洗干净,保证新旧混凝土粘结牢固;然后再绑钢筋,浇筑模板。此外,根据不同承载力的要求,该项目还大量运用了粘钢、粘贴碳纤维布等加固方式。

除了建筑内部柱、梁、板的加固,建筑功能的转变还对地基的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项目团队又在原先的地下车库增加了56根锚杆桩,“相比常规的打桩作业,基础加固的施工环境更加复杂,我们会对地下水位、原管线、障碍物、沉降等作更仔细的测量和复核。”项目总工程师李金丰说。

全方位打造和谐工地

项目紧邻医院、住宅和学校,为了解决施工噪音这一扰民难题,建筑外侧的原有门窗被全部封闭,并设置吸音围挡。路过的人们只当这是一个平常的建筑,而不会觉得是个工地。同时,当施工现场距离噪声敏感建筑物小于5米时,要求在围墙上设置隔声屏障等降噪措施;施工现场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并经常保养,确保施工机械状态良好;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电锯、电刨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扩散。

此外,针对伴随着拆除作业而产生的粉尘污染,项目部在室内安装喷淋装置,还借用原有楼层中的消防喷淋设置以及雾炮机降低扬尘污染,“其他工地多在室外装喷淋头,我们特意装在室内,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扬尘。”李金丰说。

这一系列的文明施工措施正让改造项目在“静悄悄”中焕然一新。据介绍,结构加固工程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明年春节后,崭新的诊疗中心可实现“门诊、住院、手术、体检”一站式优质服务,为军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温馨的就医环境。

2023-02-27 ——走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军人诊疗中心工程现场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080.html 1 3 加固改造唤醒建筑“新身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