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
5月19日上午,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他指出,中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
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接合部,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
习近平在演讲中介绍,2013年他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中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习近平说,横跨天山的中吉乌公路,征服帕米尔高原的中塔公路,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就是当代的“丝路”;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不绝于途的货运汽车,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就是当代的“驼队”;寻觅商机的企业家,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传递友谊之声的文化工作者,上下求索的留学生,就是当代的友好使者。
习近平指出,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中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为世界商品交换、文明交流、科技发展作出中亚贡献。
习近平表示,这次峰会为中国同中亚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前景。中方愿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同各方密切配合,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他还就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提出“八点建议”,包括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
其中,在深化互联互通方面,中方将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提升中吉乌、中塔乌公路通行能力,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对接磋商。加快现有口岸现代化改造,大力推进航空运输市场开放。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构建综合数字服务平台。
在扩大能源合作方面,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扩大双方油气贸易规模,发展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加强新能源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
峰会期间,各国元首就中国-中亚机制建设、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共同签署重要政治文件,其中涉及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能源项目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中,双方认为,中吉乌铁路项目对加强两国和地区互联互通具有历史意义。双方对该项目可研完成感到满意,愿共同推动后续工作,为启动铁路建设做好准备。双方愿加快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推动“中国-中亚”铁路集装箱运输,保障中吉乌公路畅通运行,发挥中塔乌公路潜力,并采取有效举措提升过货量。
同时,双方还认为,能源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采用绿色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乌方欢迎中方企业参与乌境内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项目。乌方愿引进中方技术与资金,在乌兹别克斯坦实施可再生能源项目及相关设备生产本地化,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中,双方强调,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继续努力,推动铁路、公路交通走廊建设。中方注意到塔方关于推进中-塔-乌兹别克斯坦公路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库里亚布市物流中心潜力来发展“中-塔-乌-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多式联运走廊的建议。双方指出,建设中-塔-阿富汗北部经济交通走廊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强调,保持卡拉苏-阔勒买口岸全年畅通和不间断通关非常重要。双方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研究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瓦尔舍兹至卡拉苏-阔勒买口岸公路建设项目和该口岸现代化改造问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中,双方同意加快在吉实施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共同落实好业已商定的灌溉系统改造、第二条北南公路建设、移动医院等大项目建设。推动楚河州2号水渠、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三期等项目取得新进展。
另据了解,10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已实施了一系列大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介绍,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成,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顺利贯通,结束了当地民众出行需要翻山越岭或绕行他国的历史。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成为跨越高山、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