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

破解困局需做好“三篇文章”

一位工长说:“现在工地的主力军,基本都是20世纪90年代从农村进城务工的那批人,做了30年,老了。年轻一代不愿意加入,工人青黄不接,就慢慢断层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到处找称心的建筑工人,实在是有些头疼,年龄大的慢慢干不动了,年纪小的又不愿意干,这以后还真是麻烦。”一位从事建筑工程的朋友这样说道。

“太意外了,找了好几个工地都没有找到‘小候鸟’,很多建筑工人已经是‘爷爷辈’了……”去年暑假期间,浙江宁波一家企业本打算开展一项关爱建筑工地“小候鸟”的活动,企业负责人在几经找寻无果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

近年来,有关于建筑行业工资越来越高,建筑业从业人数不断下降的报道层出不穷。一“匠”难求已是建筑业存在多年的难题。一家咨询机构曾在一份涉及建筑业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从业人员平均年龄逐年递增、老龄化趋势明显,使得建筑行业人力不足、人力成本快速提升。

建筑业农民工人数剧减

每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上一年度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披露各行业农民工增减情况、区域流向以及收入情况等。

4月28日公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其中,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3万人,增长2.4%;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1%。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256万人。

农民工主要从事六个行业,分别是建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各行业中变化最大的当属建筑业。从农民工的六个主要就业行业看,2022年建筑业农民工占比为17.7%,同比减少1.3%,在六个行业中减幅最大。人数剧减,但建筑业农民工的月收入却增加到了5358元,是六个行业中月收入最高的。

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建筑业劳务用工现状大数据分析报告(2021)》显示,相比整个农民工群体,建筑业工人的“老龄化”更加严重。根据报告,建筑业中50岁以上的劳务工人占38.78%,40-49岁占比26.94%,30-39岁占比22.98%,25-29岁占比7.41%,24岁以下的劳务工人仅占3.89%。

破解困局需要做好“三篇文章”

建筑工人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没有建筑工人的辛勤付出就没有高楼大厦。然而有报道,一名干了二十多年的瓦工,去年挣了将近20万元,今年预计能挣25万元以上,却招不到徒弟。纵然是高薪也难以吸引青年人参与其中,个中原委耐人寻味。

专家表示,要想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建筑行业,破解一“匠”难求的困局,需要做好“三篇文章”。

要努力消除社会对建筑工人的职业偏见,打破大家对建筑工人的“刻板印象”。让社会大众了解在装配建筑逐渐普及的当下,建筑工人“苦脏累”的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已得到了改善。

在很多年纪大的建筑工人,比如木工,他们从年轻时就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开始学习这项技能,而现在的年轻人无任何建筑方面的技能,建筑行业对他们来说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建筑工人虽然工资高,但是属于高危职业,同时也面临工作场地、工程期限等不确定因素,以及工资报酬不稳定等因素,这是年轻一代务工人员比较担心的问题。要改变这种职业形态,健全劳动保障制度,与职业院校挂钩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加强建筑产业工人待遇提升、发展畅通、评价激励制度,让年轻人有干头、有奔头。如此,建筑行业青黄不接的问题才可能改变。

此外,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也导致了年轻人望而却步。建筑行业大多是早出晚归,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一些建筑公司为了赶工期,还会要求工人加班加点,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过度加重,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也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筑工人“后继乏人”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提升职业吸引力关键不是“挣钱多”,而是提升职业荣誉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企业用工规范。这几个方面工作做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建筑行业,改变一“匠”难求的境况。

(本报综合报道)

2023-05-22 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1296.html 1 3 破解困局需做好“三篇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