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灰头土脸”的水泥厂,如今摇身一变,变成树木葱茏、鲜花竞开,看不到扬尘,闻不到异味的“花园式工厂”。
从“灰工厂”到“花园式工厂”的华丽蝶变,是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花园式工厂”努力的结果。该厂全景坐落于六枝特区木岗镇工业园的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的合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六枝特区党委、政府成立专班,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倒排问题解决时限,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双问双服务”入企走访活动,实施“一项一策”精准服务,对服务的全过程进行逐项梳理研究,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
走进工厂的数字化监控大厅,数字电子大屏清晰地显示着正在进行炼烧的生产线的工作状态。该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阳松林介绍,以前监测采用肉眼观测,不仅有安全隐患,长期盯着火炉看也会落下一身病。现在,值班人员坐在敞亮的监测间就能进行线上智能监测,而且以前的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环境污染严重,职工上班回到家,工服上都是一身泥土,现在,大部分人都穿着白衬衣来上班。工厂办公楼蝶变,是从企业开展“花园式工厂”的创建开始的。
为实现绿色发展,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采用绿色、节能、低碳、环保新技术,积极构建绿色生态文明工厂。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清洁生产和美化绿化等方面持续改进,为发展添活力。该公司充分利用公司内的人工湖、停车棚等区域建设分布光伏项目,租用厂外木岗工业园区约5.535万平方米屋顶建设5.82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做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实现公司“零购电”的目标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为了降低煤电耗,该公司2022年投资1.3亿元,对生产线综合能效技改项目改造,煤电耗指标大幅度的下降,整体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在低碳绿色环保发展方面,该公司投资2500万元进行石膏湿法脱硫,使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降低;采用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旋风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技术,集散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一流的质量检测设备,实现了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生产现场实现集中操作。生产现场环保收尘设施配置齐全,粉尘排放浓度低,生产用水实行内部循环使用,实现污水“零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工厂花园一角不仅致力于绿色发展,还致力学习研究。2022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42.5、52.5两个等级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得到用户高度认可。目前正供应纳晴高速、六安高速等重点工程使用。
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连续四次参加全国化学分析、品质指标大对比,均获得“全优单位”称号。在解决地方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该公司自落户六枝特区以来,促进了当地1000余人就业,并有效带动当地餐饮、服务、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工人杜昌友说:“在公司上班,最大的感触是上下班方便。其次是公司的福利待遇、环境好,收入可观。在这里上班很舒心、很高兴,就像在家门口上班一样,很幸福。”工厂花园一角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国家级“绿色矿山”“六盘水市健康企业”“六盘水市节水型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实现了企业发展、城市治理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多赢态势。2022年,该公司实现了年度工业产值3.5亿元,同时上缴各类税收2000多万元。阳松林说:“通过我们去年实施生产线技改,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预计今年总的工业产值以及上缴的税金,较去年有所提升。”
如今的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已经褪去了水泥厂固有的“灰色”,增添的是绿水青山的亮色,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