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应时而生 顺势而为 逆变而动

——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煊谈企业发展模式

□本报记者 李武英

在建筑设计企业中有一类颇具成长性的企业,他们以中国城市化发展中新增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领域为主要市场,主动拉开与国有设计机构以及外资设计公司的能力差异,聚焦主力的服务项目类型,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服务、强大的创新能力、多元化的服务维度、快节奏的工作效率,适应了当今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正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繁荣,造就了一批这样的公司,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石设计或水石)就是其中之佼佼者。本报记者采访了水石设计创始合伙人、副总裁、董事王煊。

水石设计定位为具有多类型综合服务能力的设计咨询机构。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与上海九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并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2017年,水石设计完成股份制改革后挂牌新三板。2022年1月,公司从新三板摘牌,启动了向主板的进程。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水石设计拥有了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城市规划编制乙级、外商投资企业城市规划甲级等资质。水石设计以上海为平台进行辐射,在深圳、重庆、云南、安徽、苏州和青岛等地成立了分支机构。其组织架构呈现为“平台+分支机构”特征,平台主要从事研发、累积和综合管理,包括总裁办、技研团队、市场团队、人力资源团队等;而设计服务的一线团队则是专业型和属地化的。平台化的管理方式较为扁平,这让技术团队有效地避免了进行独立的人力、市场、品牌建设等,团队能够更专注于专业的服务与品质。

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强项业务之一:房地产

王煊说,水石与中国房地产Top20合作业务占比达45%,与中国房地产Top50合作业务占比则更高。水石设计与万科、龙湖、金地、保利、旭辉、绿地、华润、金茂、中海等知名开发商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高效适配的服务模式,如详细的项目流程、完备的设计成果体系、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开放创新的设计手法,尤其是倡导精细化和一体化设计,强调价值挖掘、产品创新、品质稳定度以及设计图纸与建成效果的高还原度,得到了业主的高度信任。比如,水石设计针对规模化地产的产品线、标准化研究可以对人居项目进行高水平的预设计;对社区内的类型化节点、模块,包括小区入口、配套物业、儿童活动场地、老人活动区域、中心景观、单元入口、地库入口、电梯厅、户内空间等提前进行全专业深入精细化设计;在项目实施、运维使用中反复验证、快速迭代升级,让设计输出成果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高品质。这样的产研结合的工作方式也是水石的传统,在水石设计的其他业务领域、专业中也都同样在贯彻施行。

强项业务之二:城市再生

水石设计的城市再生设计服务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特点。一是多专业设计服务,提供融合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的一体化设计;二是逐步探索了EPC模式,如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项目中,水石设计与施工企业联合实施了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三是通过水石设计平台的资源汇聚能力,实现了政策研究、综合价值平衡分析、产品研发、成本控制服务,以及再生项目测绘、检测、加固的资源整合;四是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无人机勘察数据化、三维激光数据采集等新的技术手段建立再生主体数据,在此基础上提供更精准的设计;五是针对地方政府独特需求,还可提供定制化的从前期研究、城市规划,到实施项目计划、建设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咨询服务。上述能力都为相关城市再生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项业务之三:公共景观环境

包括城市公园、滨水生态廊道、水环境及生态在内的公园绿地向来是水石设计的传统强项,其前期策划与规划,超越了传统景观范畴,涉及项目定位、功能版块、文旅业态等多方面,其一体化管控更是贯穿建筑、规划、景观、室内多专业。生态专项设计涉及土壤植被修复、水处理技术、海绵城市等多方面。另外,得益于水石设计建筑团队的帮助,其配套文化、商业服务等小型公建水平更是超越其他景观公司。在专项研究方面,绿地系统、慢行系统、景观栈桥、竖向设计都是水石景观的多年积累。其他的专项技术,如钢结构、声光科技互动、艺术装置、导视系统,水石平台也可提供综合能力补充。在成本控制维度,造价控制、低维护、运营策略也是水石景观的常备能力。

全国化发展

作为一家起步于上海的公司,王煊说,水石上海本地业务不到20%,主要业务市场都在外地,项目涉及城市达180余个。水石目前在重庆、深圳、苏州、合肥、昆明、青岛等城市设有分公司,在西安、南宁、武汉、贵阳、长沙、广州等城市设有办事处。走全国化战略并非水石主动所为,而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由需求导向形成的,由此也带动了水石设计的品牌发展,随之地方业务和合作设计机构也越来越多,就构成了水石最多近2000人、10亿多元年产值的规模。其中,上海总部是全专业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统筹、研发、方案可以支持、输出到全公司,其他区域公司则以研发、方案前期或全过程施工图设计为主。这些分支机构均为“直营”模式,在管理上从一开始就强调知识共享、技术统筹、支持系统总部集权等统一管理,以保证设计质量保持一致的较高水平。

公司体制探索

如何让更多有理想的人共同发展是民营设计企业面临的重要命题。为此,水石推行合伙人制度,运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的载体去实现共同发展的理想。

自2006年起,水石合伙人制开始推行,不断有人成为水石合伙人。2016年,水石进行了第一次股份制改革,40多位合伙人获得水石股权。之后在新三板挂牌,正式成为一家公众公司。2019年通过定增,有接近一百位自然人持有水石股权。现在水石设计2000人中,合伙人约占5%。开放的股权机制、对合伙人的尊重、相对均质化的股权、扁平化的治理结构,在国内设计公司中具有一定示范性。

数字化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水石在数字化领域的持续探索,水石与东南大学共同成立了“水石-东南数字研究中心”,希望在城市建设数字化设计最前端的工具、方法上做多元探索;同时在上海、云南、重庆、安徽等生产一线设立BIM产研中心,在大量项目实践中完成同步方案到施工图以及后期施工、运维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能力也为水石在EPC业务领域持续探索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应对房地产行业下行

面对传统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对房产行业依赖度比较高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王煊说,在必要的情况下水石会收缩规模,直面困难、精炼内功。同时,水石会继续坚守设计主业,力争稳固现有市场;同时探索适度的能力延伸,努力寻求有效的规模化市场,不断探索新的能力建设,这点非常重要。

虽然传统地产行业处于下行趋势,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还在增长,设计需求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正在提升。这是中国未来至少20年的大方向、大趋势,这也是对未来发展阶段深刻而根本的判断。新消费需求、新技术引领、新增长模式同样意味着无限的发展机遇。比较值得欣慰的是,水石已经为此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准备,比如在城市更新、社会事业、公共景观环境等专项领域的全过程咨询以及EPC服务上,水石都已经在探索与实践,希望可以与行业一起共渡难关,迎接新未来。

2023-05-29 李武英 ——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煊谈企业发展模式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1074.html 1 3 应时而生 顺势而为 逆变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