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浦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临港首个投入市场的绿建三星超低能耗住宅——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已然崛起,一旁如蝴蝶振翼的3座实验室建筑群以皇冠明珠之姿,点亮了未来“最强大脑”聚集地。
6月10日,中建二局在临港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WLA科学社区”项目全面封顶。在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4周年之际,集聚全球顶尖科学资源的科学社区正加速从蓝图变成现实。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海内外顶尖科研人才汇聚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在2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中建二局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平台和临港制度先行优势,集聚国际高端产业机构总部、世界级科创实验室与住区配套,加快为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科创精英团队搭建宜居宜业、绿色智慧的创新基地,让基础科研“源头火种”转化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腾燃火炬”。
超低能耗,内外兼修助力“双碳”目标
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创新交流空间,让科创因子茁壮生长。如何让顶尖科学家们留得下、住得好?以“双碳”目标为牵引,以智慧社区为载体,“超级工程”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与实验室毗邻,“世界顶科社区·玖海云天”57栋住宅楼按照全国绿色建筑三星级最高标准,加快打造临港“超低能耗”高品质住宅样板,让顶尖科学家共享“绿色、低碳、智慧”的美好生活。
“项目规划了高性能低碳科技系统、高质量环保材料系统、高标准舒适人居系统等九大维度的高品质人居系统,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助力下,未来理想科研配套生活区正加速实现。”中建二局中建玖合华东区域总经理温标说。
降耗减排,最重要的是室内热源的精细化控制。项目采用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地上外墙结构现浇部位和墙体免拆模保温板均采用了硅墨烯保温材料,洞口增设防水透气膜、防水隔汽膜,大幅提高了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极大降低冷空气入渗和热源损失,预制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可较普通住宅提升60%。
“在室内外正负压差50Pa的条件下,楼宇整体气密性指标可达到每小时换气不超过1.0次,供暖、供水、电气照明等能耗水平较传统住宅降低50%以上,意味着建筑可满足保温、隔热一体化的居住功能,真正实现了‘冬暖夏凉’。”中建二局三公司项目总工程师黄中峰介绍道。
技术成败,在于施工细节。为保证硅墨烯保温材料转角及拼缝部位密封到位,项目通过模板支撑体系、固定筋拉结、下挂板螺栓拉结等细部工法,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外墙保温系统的完整性,让外立面观感更加平滑如镜。
同时,项目还引入户式新风系统、高效VRV空调、雨水回用系统、海绵城市等八大超低能耗技术,正逐步描绘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的未来城市智慧社区蓝图。
工笔细描,精益求精打造品质工程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升级的标志,也是实现标准化设计、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的必由之路。高装配率的背后,是对精细化施工和高品质呈现提出的更为严苛的要求。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为保证预制外墙保温系统的最大完整性,项目部将传统悬挑式脚手架升级为预埋花篮型钢悬挑式脚手架,避免了在墙根钢筋上开槽钢洞,提高了工程预制率及结构安全性,解决了购房者口中的“购房避免购买槽钢层”的问题。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