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姜浩杰 刘熙辰
在浙江绍兴上虞区的曹娥江畔,一朵巨大的“兰花”已然盛开,这座38万平方米的巨大建筑群正以崭新的姿态引得世人侧目,它就是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项目。
这是一处由9栋单体建筑和裙房组成、规划用地250亩的建筑群。走进建设现场便能看到工人正在进行幕墙安装作业;各个楼层里的工人们正忙着室内管线安装作业……“目前,项目已接近尾声,主体建筑顺利完工,电梯、精装修、医疗专项已经进场,我们有信心,顺利完成竣工目标!”中建八局项目执行经理王文玲介绍。近日,随着主体结构验收的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主体结构工程完工,正式迈进装饰装修阶段。
先进技术保障完美履约
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项目作为浙江省重点项目,是集腔镜、肿瘤、脑科等6大中心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将着力打造为集“医、教、研、防、养”五位一体,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生命健康中心及高水平医学示范中心,规划床位2000床,建成后将为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
因项目地下室筏板面积达11万平方米,筏板厚度均达到600毫米以上,为了降低超长积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应力,提升筏板施工速度,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流水递推+跳仓法”施工,将整个地下室筏板分为76个仓块,每个仓块边长固定设置在40-50米范围之内,在确保相邻两块混凝土之间间隔7天以上的情况之下,保证了11万平方米混凝土筏板无裂缝、渗水,减少了70%以上地下室施工缝留设,使得整体施工进度提升15%以上。
“我们项目不但工期紧张,而且施工难度也很大,但这虽然对我们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也让我们项目成了培育人才的好地方,项目以教育打造一流项目,提升项目求知氛围,以学促练、管学并进。形成学习能力“一流”,办事能力“一流”,本领才干“一流”的青年管理队伍。为了满足项目高效的建造要求,团队已获诸多成果。”项目总工黄作平说道。项目以技术引领生产,用科技赋能建造,项目青年积极应用八局十项新技术27项、八局自主创新重点技术11项、引进新装备5项,总共实现技术成果5项、工法3项、发表论文12项,专利15个,QC成果10余项。
智慧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项目党建+智慧大厅将党史、司史教育、属地文化、项目党建成果等方面同项目智慧建造有机融合在一起,设立了廉洁文化示范点、青年素养提升基地,建设了党员红船课堂、青年活动室、工地板房党校,让党员、青年团员、群众学习有阵地,同时也是我们项目作为智慧施工标杆工地的代表性设施。”项目党支部书记卢军刚表示,智慧工地云平台已有机地融入到项目建设中,实现了电脑端、PC端、手机端,三端口同步协同工作。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