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6日,全国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交流各省在农房建设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部署推进农房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村镇建设工作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岩益出席会议并致辞。浙江省、江苏省、山西省、陕西省、湖北省、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介绍了有关经验做法。
过去20年,浙江一以贯之建设“千万工程”,以农房建设为抓手,从“好房子”向“好村镇”延伸扩面,切实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建了983个美丽城镇、204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成一大批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现代宜居农房,初步形成“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城乡风貌。会议肯定了浙江省近年来在农房建设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浙江省作为“千万工程”的发源地,坚决扛起率先实践的使命担当,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增强推进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村镇建设工作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紧紧围绕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目标,把握“安居”这个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点,加强农房建设管理,补齐村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从建设好房子开始,进而建设好村庄、好乡镇,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决策部署,深入推广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扎实推动村镇建设各项工作。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加大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管控安全风险;大力推进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建设一批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乡土的示范农房;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为农房建设管理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补齐设施短板,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抓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传统民居活化利用、传统技艺和特色产业扶持发展等方面,探索好的经验做法;持续开展设计下乡,保护提升乡村风貌。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建制镇污水垃圾治理为切入点,推进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乡村建设评价,深入掌握乡村建设发展状况,查找和解决村镇建设的短板弱项和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有序实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高乡村建设水平。
根据议程安排,本次会议的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的指南村与青云村,现场观摩农房建设全流程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等情况。 (徐文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