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23首届上海城市更新数字化大会上,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设数字)带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自主开发的国产新一代BIM数智设计平台马良XCUBE引发关注。该款软件通过3000余个项目的测试应用,较好解决了困扰本土建筑行业软件商多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本土建筑设计师提供了真正的“中国芯”BIM软件,有力助推了数字城市建设。
马良XCUBE究竟有何神奇,中设数字又是如何努力打造“中国芯”为数字城市建设赋能的?围绕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数字学院院长张学生。
专注于两个领域
“中设数字是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国家队’。”张学生介绍,中设数字2018年初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紫光集团共同投资成立,2022年8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调整实现对中设数字的实际控股,中设数字成为其二级子公司。中设数字以中国院BIM技术优势、研发成果和领先的行业地位为基础,借助紫光集团“从芯到云”的战略布局优势,是一家以技术实践和滚动研发为核心,横跨工程建设和信息技术两大行业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400多名员工,汇聚了众多数字化方面的精英。中设数字致力成为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空间数字化领导者,为行业相关单位提供BIM工具、交付平台、数据平台、咨询服务等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张学生透露,几年来中设数字一直在做BIM向CIM的升级工作。CIM,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综合了BIM、GIS、IoT等技术。CIM经历了CIM1.0、CIM2.0的发展,现在已经是发展到CIM3.0了。CIM基础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数据领域繁多、数据链条关联性强、业务领域交叉融合性高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在CIM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集成,形成实时互联、动态循环、微观宏观一体、可扩展、可更新、可追溯的数据;实现业务打通,改变传统模式下各阶段的管理脱节问题,实现城市智慧运营“一盘棋”。
“CIM可以带来政府管理能力的升级,支撑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累城市空间大数据,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CIM的使用者是政府,所以我们研发马良XCUBE等新技术,其实也是为了助力政府解决城市治理难题。”张学生表示。
解决“卡脖子”难题
马良XCUBE是中设数字的明星产品。张学生介绍,中设数字从成立之初的2018年就开始研发马良XCUBE,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马良XCUBE,定位于新一代国产BIM数智设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微服务技术,搭建的是新一代自主研发的BIM图形引擎和基础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几何引擎、渲染引擎、数据引擎,可提供参数化建模、几何造型、协同工作、大场景管理、三维实时渲染与仿真等SaaS化服务。马良XCUBE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率大于95%,实现BIM图形核心引擎和BIM基础软件国产化、自主化、云端化、生态化、产业化,为破解建筑行业和城市空间数据安全与产业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基础保障。
张学生认为,在当前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城市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难点痛点。比如,如何获得数据?没有数据,城市治理和体检的数字化就无法真正落实;其中有些数据涉及个人隐私或保密规定,在实施CIM的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这是一个难题。比如,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可选择的BIM三维设计软件包括一些国外软件,但是仍然存在着数据传递有损、二三维无法协同、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低、本土化应用“水土不服”等问题。再比如,因为前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竣工交付和后期运维等工程建设各阶段应用BIM应用软件的标准不统一、兼容性差、交互性不强,导致数据无法共享……
“马良XCUBE的成功开发,可以说是较好解决了这些‘卡脖子’技术难题。”张学生表示。马良XCUBE在设计之初就秉承简单、强大、智能的初衷,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几何引擎、渲染引擎、数据引擎,打通二三维设计,模型渲染功能可以满足可视化编辑需求,沉淀的数字成果可以直接复用,数字资产可以共享。在马良XCUBE BIM数智设计平台上,任何一个建设环节都可以在授权后启动相关联的数据应用,从而促进全流程、全专业、全要素的数据流通,尽量让各环节数据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张学生颇为自豪地说:“2022年7月23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十项国有企业取得的具有较高水平、较好应用成效和推广前景的典型数字技术成果,我们中设数字自主研发的马良XCUBE BIM数智设计平台便荣列其中。”
为数字城市赋能
“我们研发数字化产品,目的是能落地应用,为数字城市建设赋能。”张学生介绍,为能让马良XCUBE真正落地应用,在2021年,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组织下属的12家设计院参与测试应用马良XCUBE,当年就完成了1000余个项目的测试应用,累积了大量落地应用项目,包括南京市BIM+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审查与CIM平台、武汉外国语学校、杭州三江汇云栖小镇、中设数字武汉城市档案馆等。
让张学生特别难忘的是中设数字武汉城市档案馆项目。该项目由中设数字联合湖南众安永鑫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2021年3月正式开工,是集结数字资产、升级城市产业数据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应用马良XCUBE数智设计平台,采用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通过BIM数字化设计赋能,将武汉市的主要地理信息,如管道、树木、桥梁、建筑等公共信息通过数字技术立体呈现,展现武汉的城市风貌与风土人情,让市民与游客更好地了解武汉和使用城市公共服务。“在该项目中,我们应用马良XCUBE,积累武汉历年的城市数据,以时间流的管理方式,呈现其数十年来的历史变迁,努力为武汉这座美丽的城市打造城市名片。”张学生告诉记者。
“去年12月,中设数字牵头的联合体团队又成功中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及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项目。”张学生介绍,该项目目标是搭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省、市、县三级城市体检业务平台体系,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完善城市体检、治理、更新发展的全流程闭环,探索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张学生进一步介绍,广西城市体检项目涉及14个地级市,中设数字应用马良XCUBE等数字化技术,按照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八个维度去建立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我们既要拿到当地方方面面的数据,又要定义城市怎么发展。比如桂林市,要分析该市人口、景区、住宅区、交通等数据,研判桂林今后往哪个方向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城市体检,要为城市转型发展建立个性化的特色指标,为下一步的城市病治理实施、城市更新等工作提供评估依据与对策建议,从而支撑城市美好人居环境建设,助推新时期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张学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马良XCUBE已完成了3000多个试点项目的应用,涉及公用建筑与民用建筑,涵盖城市综合体、文化建筑、地铁站、办公楼、医院、学校、住宅等多种类型。此外,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BIM技术类设计大赛之一,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今年已经是第十三届,为支持国产自主研发软件的发展,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新增“自主图形平台类”奖项类别,同时也把国产的马良XCUBE项目应用纳入到了今年大赛征集范围内,鼓励行业内更多企业及个人使用国产化软件。
“未来,我们将努力研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坚定走数字化之路,为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城市实践赋能,助力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张学生表示。
(记者 张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