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人物

细处积累乘风破浪 创新攻坚屡树先锋

——记中建二局三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华能双子座项目总工郭鹏飞

建设方案落地时,他对每一个施工角落了如指掌;与一线工人交流时,他将复杂的图纸逻辑娓娓道来;安全巡检时,他会将现场每一个角落仔仔细细检查清楚;遇到困难时,他组织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用创新方法给出新方案……他就是中建二局三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华能双子座项目“90后”总工郭鹏飞。从最开始进入大学毕业到房建项目实习,到成长为技术员,再到小组组长和如今的项目总工,他从事这项工作已有7年。

4月27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评选名单揭晓,郭鹏飞名列其中。2022年,他还在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中脱颖而出。

2016年,大学毕业后的郭鹏飞在天津依山郡项目部开启职业生涯。刚走出校园生活来到工地,他起初也有些心里落差和不适应,在项目经理和师傅的教导下,他逐渐体会到建筑行业的使命和意义,也学会了待人接物的道理。

作为新人技术员,他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便扎根到工地一线学习技术细节,观察设计思维与施工理念之间的转化逻辑。那段时间,他经常在施工现场背着工具包拿着本子和笔,或是跟着工人师傅身后手把手学习实际操作,或跟在前辈身后随时随地记笔记。

理论和实践的碰撞让郭鹏飞有很多的困惑,常常一天下来,他的本子上便写满了关于技术操作与图纸转化的疑问。在每天晚上的交班会上,他总是缠着班组各个岗位的师傅,虚心请教个中细节与问题答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凭借锲而不舍的钻研劲以及细致入微的学习,郭鹏飞很快从业务小白成长为工地上的技术能手。半年后,他被派到新的项目——天津海河金茂府项目,并且开始独立负责一座单体三层小楼的施工。为尽快熟悉、适应新项目工作,他白天跑现场,实测实量设计精度,记录施工进度,与一线工人打得火热。

每当夜深人静时,郭鹏飞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打字声、翻材料声连续不断。“最忙的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凌晨两点从办公室离开,早晨八点到施工现场。”面对首次负责的三层楼体工程,郭鹏飞事无巨细,一心扑在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的转换上。

除了技术上的挑战,在项目上还要和工人、监理、地方政府、设计院等多方打交道。“建设工作中,很多细节需要考虑,要知道工人对图纸的理解,实际施工中设计的可行度,以及监理等部门的实时反馈。”郭鹏飞深谙每一个信息对工程整体建设度的重要性,依然每天用笔记本记录现场诉求,每天汇编到方案调整的备忘中,以便进行图纸的修改。

2017年底,郭鹏飞被选派中建二局三公司北京总部进行轮岗学习,也开始了一段人生中的“沉淀”,他对于职业也有了更多思考。

办公室的工作让性格沉静的他如鱼得水,一头埋进各类规范资料当中,开始思考实际管理与优秀案例之间的差异。过了不久,他便对相关岗位的材料内容如数家珍,面对领导和同事的询问,他甚至可以马上说出哪个地方相关规范里面有了施工和作业新要求。

古人说,“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郭鹏飞用自身的成长经历与之形成映照。

2019年学成归来后,恰逢安徽合肥技师学院项目开工,郭鹏飞勤奋的表现和积极创新的工作态度被领导看好,正式被提拔为项目总工。由于是第一次担任项目总工,现场的管理与外部的协调都让他感到如履薄冰。于是他便给自己定下了“严谨做事”的工作原则。

在指导部门技术人员工作时,郭鹏飞说:“技术部门做事一定要严谨,无论是方案、洽商都要结合一线诉求严格把关,不然一个细小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工程的质量受损。”通过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创新,2023年,合肥技师学院获评中国建筑装饰工程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两项大奖。

在工程建造中,每一个项目总是有新的难关,但成功却会为敢闯敢试的人“开绿灯”,为埋头苦干的人“兜住底”。

2020年底,郭鹏飞调任南京华能双子座项目总工程师,开启了新的创新攻坚之旅。项目开工之初,他便遇到了30米深基坑土方开挖的难题:场地条件恶劣,周边环境复杂。为此,他第一时间组建十余人的青年基坑施工技术攻坚小组。

通过实地测量与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设计方、一线工人的讨论,郭鹏飞有了新的答案。“利用可视化的思维和技术,创新采用BIM全过程漫游模拟指导施工,采用分层、分段、分仓的逐层依次开挖方式,让大家清楚知道每层土该怎么挖,实现项目深基坑施工风险事前控制,从而为基坑施工全过程保驾护航。”

在项目实施阶段,他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将具体步骤可视化,并对基坑运用动态模拟分析等多种手段,形成土方开挖与内支撑施工交叉进行的流水作业。

地库底板施工面积较大,共计1.7万平方米,西塔筏板位置混凝土厚度最小为4米,最深达9米,为大体量超厚大体积混凝土。郭鹏飞带领团队集思广益,采用分块跳仓法进行底板施工,混凝土采用溜管配合浇筑,避免落差过大导致浇筑质量不可控,从各环节共同保障底板一次性浇筑的顺利实施。最终经过60余小时混凝土连续作业,完成难度最大的西塔筏板区域浇筑,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约1.2万立方米。

最终,华能双子座项目仅用时165天就完成了南京市主城区出土40余万方的壮举,不仅超前完成节点目标,还为项目整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总结形成出一套30米超深基坑高效土方开挖的施工经验和评价标准,目前已经向其它项目推广。

“困难并不可怕,遇到了困难克服困难,并且做到创新发展才能彰显我们工程人的价值。”如今,郭鹏飞指导项目工作和带教新人技术员时常常强调创新的价值。入职以来,他曾获评中建二局70周年“筑诚·先锋”人物、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且在荣誉加身的同时,他还共参与研发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成为诸多青年人员的奋进榜样。 (钟建)

2023-07-06 ——记中建二局三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华能双子座项目总工郭鹏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1769.html 1 3 细处积累乘风破浪 创新攻坚屡树先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