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方国俊 刘艺
“安全制度我先学,遵章守纪我先做,安全隐患我先改,应急救援我先行,违章违纪我先管,守护工地安全,书写青春底色……”这是中交二航局中交锦上项目青年安全示范岗的庄重承诺。
安全承诺,一诺千金。项目青年团员平均年龄25岁,青工人数占到该项目员工总数的83%。项目位于四川省资阳市,总建筑面积31.17万平方米,共21个单体。面对项目体量大,涉及专业多,施工组织和交叉作业给安全工作带来的挑战,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突出“安全生产,青年先行”的主题,以安全生产示范为导向,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监督管理、安全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扎深“我要安全”之根,打造“我会安全”之基,铸就“我能安全”之魂,为工地安全插上智慧的翅膀,为项目建设安全顺畅贡献青春力量。
培育安全文化 扎深“我要安全”之根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项目青年从创新安全培训+安全文化入手,让施工人员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项目青年团队运用青年大讲堂等形式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安全教育、交底体系”,应用可视化教育,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分批进行VR体验,身临其境体验事故中的振动、摇晃、坠落效果,让安全“三宝”的重要性植入施工人员的脑海中。开展“欢庆端午,‘粽’享安康”进工地活动,突出“您的安全,与‘粽’不同”,为施工人员送上平安粽,宣讲夏季防暑降温预防的“小贴士”,将节日祝福与“安全生产月”相结合,为建设平安工地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开展安全家书寄亲情活动,为施工人员送上了以“高高兴兴出来挣钱 平平安安回家过年”为主题的安全家书,让“安全是你我过年回家最近的路”的意识扎根脑海中。开展安全竞赛进工地活动,以安全知识竞答论高下,在竞赛中收获安全知识。凝聚安全共识,共组织安全教育培训2000人次,开展安全文化活动6次。
创新智慧管理 夯实“我会安全”之基
项目青年积极探索 “互联网﹢”科技新模式,全程运用可视化+数字化,打通一线操作与远程监控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了“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升级。
“智慧脑”让人员管理更科学。实名制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方式完成人员信息采集比对,实时显示场内作业人数、方位、姓名等相关信息,对人员进出场科学管理。“千里眼”让工地管理更高效。现场无死角监控系统就是工地长出的“千里眼”,全天候、无死角监控不用去现场就能看得到情况信息,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云监工”让塔吊运行更安全。塔吊“云监工”能够随着塔吊起升高度对吊钩下方作业画面自动追踪拍摄的画面,让塔吊司机能够观看到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能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操作。运行监控系统还引入了“群塔防碰撞功能”,确保了塔吊安全运行。“二维码”让过程控制更精准。项目青年骨干编制了钢筋绑扎专项施工方案、塔吊基础施工方案10个方案及二维码清晰可见,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现场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强化现场的管控力度,提升项目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水平。
夯实班组管理 铸就“我能安全”之魄
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在班组管理。项目青年重心前移到工地现场,提升安全技能,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工地安全防线,打通安全最后一公里,实现“我会安全”到“我能安全”的升华。
项目青年员工以“隐患就是事故”的态度,推行“安全风险四色图”管理,采取风险可视化和网格化呈现,所有的风险一目了然,提高人们防范意识。秉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应急管理方针,承办了资阳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高处坠落应急演练。还举办了触电、中暑等3项应急演练,提高了全员应急自救能力。举办建筑电工配电技能比武,通过竞赛交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高配电工的专业技能,提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水平,激发全员敬业爱岗的精神。以平安二航App为平台,开展“我是隐患啄木鸟”安全行动,建立“问题迅速改”工作群,动员青年“安全隐患随手拍”,实现了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实时化。自项目开工来发现隐患68条,整改率100%。零伤害安全生产239天,保障了项目零事故。2023年5月项目通过了四川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初审。
这就是中交锦上项目青年群体。他们用智慧坚守安全阵地,他们用责任奏响青春旋律。他们表示,将坚定不移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生动实践,夯实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之基,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工作护航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方国俊 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