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6日,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2023(上海)在国家会展中心6.2号馆举办。该博览会由中国建筑学会联合慕尼黑博览集团、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是亚太区首个专注于服务建筑设计师群体、定位于展示“建筑设计未来趋势”的博览会。
本届博览会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担任总策展人,以“同一个地球,明日可持续”为主题,汇集中国乃至全球建筑界最具前瞻性的话题,由主题邀请展区、主题特展区、建筑系统解决方案展区等内容组成,全面展现我国建设科技成果,提升中国建筑师地位与影响力。
CADE2023主题邀请展聚焦“数字科技”“科技冬奥”“城乡发展”“城市更新”“双碳可持续”等社会热点问题,引领亚洲建筑设计最高水平,加强我国科技成果的信息披露和国内外传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增强民众本土文化自信。分为“展: 中国与世界”主题展区、“科技助力冬奥建筑之美”主题展区、“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实践”主题展区三个部分。
“展:中国与世界”主题展区重点展出中国建筑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以来重要国际交往经历与成果、包含中国在UIA大会于2023年以主题“共享·共生·共栖”以及2021年以主题“理性·人文:开放多元的中国建筑”所进行的国际建筑展览交流活动、UIA2021中国主题展区精品作品回归展、2021亚洲建筑师协会获奖作品等内容,从多角度呈现了建筑领域密不可分的中国与世界。国内八大院校建筑学院以“∑建筑×科技×未来=∞”为主题联合展出,凝聚建筑学术界在数字化时代最前沿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科技助力冬奥建筑之美”主题展区以“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实施工作为展示主线,从北京冬奥2022规划—设计—建设—赛后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出发,展现“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部分代表性科研成果,将中国建筑师所做的工作,尤其是融入先进科学技术的冬奥场馆规划设计经验进行分享展示,体现在《国际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中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紧密结合的冬奥设施赛时与赛后可持续思考和探索。
“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实践”主题展区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作为总召集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担任策展人。展区呈现了上海奉贤浦南运河的研究和设计、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重点项目展览、动物理想家国际青年实践营的三个基于同级平台开展的多元实践,以空间策略的方式介入当代中国城乡环境和建筑营造。展示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突破传统建筑专业的边界,将设计思考置于更大的语境内,结合城市的定位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以设计推动城市发展。
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CADE2023主题特展立足于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建设与文脉传承,关注市民生活,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分为8个展区。
“焕而新生”——城市更新主题展区由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担任策展人,联合刘宇扬、宋晔皓、孟凡浩、张海翱共五位建筑师共同参与,以“焕而新生”为题,全面展示城市更新领域具有探索性的多样化更新项目,共同探讨行业内多样化的更新实践,展现蓬勃的存量更新进程。
“低碳未来 绿色前行”主题展区由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领衔展出,中国院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恒担任策展人,展区通过沉浸式的多媒体交互体验,多方位诠释绿色低碳设计理念、方法策略和技术手段,突出展现建筑师引导下的正向绿色设计研究成果,展望低碳时代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发展新趋势和建筑产能化的实践成果。现场还带来众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的示范项目,以设计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行业提供本土、人性、低碳、长寿、智慧的绿色建筑案例典范。
“走向平衡——形质合一”主题展区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联合展出,由浙江省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董事长,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董丹申担任策展人。通过“文化共生”“场地共境”“形质共构”三个主题,展示材料在不同的价值逻辑之中,如何契合文化内核、场地文脉、建构特性,创造出形质合一的空间表达,为浙大设计院“形质合一”的设计实践描摹出一个内在脉络。
“未来街景重构”主题展区是国内首次对于“未来智能城市街区”的空间展示,由SRC街景研究中心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共同主办。“街景重构”议题对推动景观设计及建筑设计联合学术创新具有战略意义。SRC街景研究中心及其联合团队通过本次活动展现他们的前沿思考与创新,并在本展区打造未来智能城市街区场景的新“样板间”。
“触发”主题展区由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靠近设计事务所领衔展出。由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总建筑师、靠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马迪担任策展人。建筑最迷人的部分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建筑对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通常会远远超出建筑师的预想,且充满不确定性,并伴随着建筑与时间持续的发生。本次展览以“触发”为关键词,希望能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营造贡献些许力量。
商业建筑主题展区由BENOY领衔展出,整体以“城市、商业、文化”为核心主题,集中呈现全球创新的商业地标项目,大胆清晰地探讨构建建筑环境的新范式:可再生设计、科技和数据的进步,以及对更智能更经济建筑的需求。
“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区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担任总顾问,由青年策展人高长军担任策展人,邀请5家新锐建筑师事务所和5家业内先锋材料企业两两组合,各自呈现不同的情景,联袂打造出5个独具风格的空间装置。装置超强的互动性,使参观者可以深入作品内部,体验、触碰到材料的更多维度,探索空间与材料的无限种可能。
复兴传统文化——样式雷建筑遗产特展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总院领衔展出,通过视频、展板、图纸、模型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样式雷”的历史和建筑图纸、画样、烫样模型等资料。立足当下、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样式雷木结构古建筑文化需要传承、保护和发展。
此外,在材料革新展区——BAU Solution专区,汇聚了国内外领先的建筑材料和解决方案企业,以场景化、体验式的方式为建筑师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建筑解决方案及产品。如:岩板美学空间、金属材料专区、竹/木材料专区、建筑节能材料及解决方案专区、未来街景专区、未来人居专区、地墙一体化专区等,都是围绕建筑师关注的多个主题设立的。
同期,还举行了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建筑师主题沙龙、地产主题沙龙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