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7日,以“安全可控·高效协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工程供应链发展论坛暨广西-央企经贸合作对接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围绕低碳环保、创新引领、跨境金融等议题,邀请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承包商及产业链供应商、服务商逾400位代表,共同研讨在全球供应链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管理赋能,依托先进技术,建立安全稳定、绿色智慧、共享共赢的国际工程供应链,融入全球发展新格局。
在26日上午的主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于雪梅、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于晓虹,南宁市人民政府二级巡视员、副秘书长蒙文虎分别向大会致辞。
于雪梅介绍,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广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实施RCEP、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高水平开放合作,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开放发展的优势。
于晓虹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科学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供应链。近年来,承包商会国际工程供应链建设委员会围绕服务行业企业供应链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下一步,还将针对会员企业提出的关于建设高质量国际工程供应链相关意见建议,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广大会员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供应链平台、渠道和资源的共享。
蒙文虎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南宁市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紧紧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不断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为企业打造了高效、便捷的跨境物流网络。未来,南宁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优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更多的便利服务,不断加大南宁制造和南宁服务的影响力,开创南宁对外合作崭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总经理潘卫康、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晓乾作为主论坛嘉宾发言。
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供应链金融,赋能安全稳定的国际工程建设”“高效协同,建设绿色可持续的国际工程供应链”两个主题论坛,以及广西—央企经贸合作对接会。“2023国际工程供应链管理提升行动计划”优秀践行企业发布、专题分享学习结业证书颁发也在论坛期间进行。
本次对接会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南宁市政府作为支持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联合承办单位。会议主题紧跟新发展格局内容,一是供应链金融,赋能安全稳定的国际工程建设。二是低碳环保,建设绿色可持续的国际工程供应链。三是科技引领,建设智慧高效的国际工程供应链,推动央企与广西企业合作,“抱团出海”。
活动邀请近200家央企出席、近百家广西企业参会,一是有助于加深央企对广西营商环境的了解,挖掘广西投资商机。二是促进广西企业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深度合作奠定基础,聚广西之力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建行广西分行主动服务广西对外工作大局,践行总行新金融理念,实现“三个赋能”,充分发挥全球撮合家平台作用,助力企业寻找境外商机及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助力企业提高跨境交易成功率,助力企业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建行将继续秉承新金融发展理念,以新金融实践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继续加大供应链金融支持,让金融服务触达更多产业链条客户,为推动建筑企业建设国内国际双供应链体系贡献建行智慧与力量。
对接会现场设立了工程装备物资、国际工程物流以及跨境金融与法律服务三个专项对接洽谈区,来自央企、金融机构与广西重点产业领域,有200余家企业的300多位代表在此进行了充分互动交流,供需双方达成了务实的合作意向。
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是我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桥头堡,积累了深厚的优势资源,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本次对接会深化了央企与地方企业合作,促进了广西当地优质企业融入央企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广西企业“走出去”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