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在城市片区更新行动中,探索推行房票安置模式,缩短安置周期、降低安置成本,做到拆迁即安置、选房即办证,实现群众满意、房企减压、政府减负的“三赢”局面。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迁面积175142.37平方米,累计拆迁户数657户,其中482户选择“房票安置”,房票总金额达29149.6万元,购买商品房531套,面积为62616.31平方米。
一、规划先行,推动“房票”落地生根
一是“联盟式”协同作战。明确由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政府主导,自然资源、财政、住建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征拆工作机制,定期研判房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房票实施细则,确保征拆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规范有序开展。二是“数字化”监督管理。搭建房票核发结算数字系统平台,对房票采用数字化系统监督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房票申领、授权、继承、结算、作废便捷高效管理,做到让管理部门省力,让购房人省心,真正实现双赢。三是“奖补式”促进消费。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对使用房票购房的征迁户给予每平方米1200元补助,并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以棚改房票消费带动家居、家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
二、要素保障,激发“房票”内需潜力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加快片区开发。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谋划一批、成熟一批、拆迁一批、开发一批”的工作思路,形成良性梯级开发格局,有力有序推进旧城改造片区开发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面完成里丹巷、建溪、南福3大片区开发任务。二是探索盘活路径,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片区开发已到位棚改资金备款5000万元,财政调拨资金12000万元。策划林权赎买、乡镇污水、公墓特许经营权转让等7个方面的存量资产盘活项目,预计筹措资金57.72亿元。三是突破“房票”壁垒,畅通购房通道。将房票所赋资金纳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资金池,确保资金池正常放款,保障房企资金正常流转。出台房票兑付优化方案,提高房票兑付比例,期房由20%提高至60%,现房由50%提高至80%,有效释放购房刚性需求。
三、三方共赢,实现“多赢”圆梦安居
一是减轻政府压力。经初步测算,如按常规征迁项目推进政府需出资3亿元,但实行房票政策政府只需1亿元征迁费就可推动该项目。房票有效使用期为2年,征迁户选择购房的时间不一,政府可使用棚改项目的融资贷款陆续支付房地产企业,实现以空间换时间,减轻政府资金压力。二是加快库存去化。2022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下行,房票安置有效拉动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房地产行业复苏,实现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互动。2022年以来延平区3大片区被征收安置群众使用房票购置商品房531套,面积达62616.31平方米,极大地提振全区房地产市场信心,房地产库存加快去化。三是增加群众收益。对于征迁户而言,选择产权置换一般需2~4年甚至更久才能交付,且因产权问题,难交易,几乎不能贷款,价格是周边商品房的一半甚至更低,而选择房票安置购买商品房,相当于增值保值,最大程度减少被征迁户因征收补偿款带来的盲目投资甚至赌博等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