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协会动态/综合

探寻共栖未来之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

9月24日上午,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在徐汇滨江穹顶艺术中心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小宏、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玉鑫、徐汇区区委书记曹立强、徐汇区区长钟晓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萧烨璎,以及其他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学委会主任伍江和其他学委会委员,以及全市范围内各展区的主承办单位领导及策展人、参展人代表等。

据介绍,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第五届)是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项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人民政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青浦区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张小宏首先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上海以“上海2035”总规为指引,深刻把握超大城市生态环境的特征,坚定走生态空间绿色发展之路。上海持续完善区域公园体系、湿地体系、森林体系;推广绿色理念,进一步规划五个新城构建;以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优美宜人便捷可达的绿色开放空间;在城市内部打造一批海绵体,不断增强城市韧性。张小宏希望通过空间艺术季的举办,向全社会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唤起全社会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守好自然的信心和决心,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为上海超大城市生态营造之策贡献智慧,把上海建成更加宜居生态的绿色之城,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城市。

庄少勤充分肯定了上海在建设生态之城对于超大、特大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具有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意义。从城市更新到城中村改造,上海将美好生活融合在美丽城市的建设中,并达到更高的艺术境地,既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有区域协调发展。上海大力推进空间发展,不仅在于建设层面,还在于生态、文化、科技等多个层面,在空间艺术中体现文化自信,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科技创新的数字生态。他希望借助空间艺术季的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理念和行动向全国推广、向世界展示,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张玉鑫表示两年一届的空间艺术季既是一场美好生活的蓝图,也是进一步思考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文化盛会。本届空间艺术季主展区和全市各展区通过多空间、多场景、多维度、大生态,共同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公共文化表达。主展区的徐汇滨江,邀请国内外艺术家、生态专业团队等作专题探讨。重点样本展区中的示范区元荡展区是生态修复的标杆项目,五个新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每个新城都有一个绿环,绿环上有跑步道,骑行道,有很多主题公园,新城展区都选择了绿环的启动段部分;13个实践案例展区从多个层面展现各区的特色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钟晓咏表示,徐汇滨江历史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式发展,正在拔地而起,艺术西岸成为全球艺术展的重要场地。本届空间艺术季选取徐汇滨江开放空间作为主展区,让大家可以体验这种开放空间的生态性。 (记者 顾今)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整体介绍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9月2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持续至11月20日。全市范围内“1+6+13”共20个展区将共同演绎“共栖”这一主题,包括“1个主题演绎展区、6个重点样本展区、13个实践案例展区”,充分展示上海先进的生态发展理念、技术方法,推动生态网络建设,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主题“共栖”,立足都市对话思考

主题“共栖”,意在表达“生态”“环境”等耳熟能详的概念从诞生、发展到现今,丰富的整体观和多元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为基础,探讨自然与生命如何共栖的思考和想象。

在主题之下,展览将通过多领域、多学科、多视角的展陈,广泛呈现研究者们的深入探索和科普,艺术家们的敏锐感知和想象,设计师积极观察和创作等内容。

1个主题演绎展区

其中1个主题演绎展区位于徐汇西岸南段,龙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滨江地区。其中,空间艺术季开幕式所在的“穹顶艺术中心”——原为龙华水泥厂预均化库经过二次改造焕新登场;由原白猫主展馆集中展示了四个板块的室内展品,并以多条廊道串连其中,形成内外融合的参观游线;位于S2水岸汇的十年回顾展《每一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展》展现了SUSAS自2015年来的辉煌历程;散落在滨江的30余件室外展品集结了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

徐汇滨江:生态、活力、友好、艺术综合提升

2015年,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在徐汇滨江西岸艺术中心顺利举办,不仅推动了滨江地区的发展和工业遗存的有效利用,也在西岸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使其逐渐成为上海的艺术中心之一。时至今日,第五届空间艺术季再次回到徐汇滨江,选择了并不那么热闹、完善的南段,2018年1月1日,正式向公众贯通开放运营。

白猫主展馆:多领域、多学科、多视角展览呈现

白猫主展馆建筑改造保留了厂房的主体结构和大部分外立面原貌,并对内部空间进行翻新以满足展览的需求。白猫主展馆内的作品在“共栖”主题之下,分为四个板块依次展开:从“与谁同栖”的关注,到“置身事内”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最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许。

十年回顾展:每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打造具有“国际性、公众性、实践性”的城市空间艺术品牌活动,发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精神。

自2014年起筹备立项、2015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每届都以不同主题、不同城市空间为基础,宣传展示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并产生深远影响。第一届主展区徐汇西岸飞机库成为西岸文化长廊的艺术中心,第二届主展区浦东民生码头8万吨粮仓在闭幕后已举办多场先锋、时尚活动,第三届将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从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第四届更是推动全国52个城市共同签署《“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倡议》,第五届全市20个展区以“共栖”为主题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示上海先进生态发展理念和技术方法推动生态网络建设,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2023年,第五届空间艺术季总结过往十年,在徐汇滨江S2水岸汇(张家塘港站)展出特展:《每一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展》。

策展团队:跨行业阵容强大

主题演绎展区组建了阵容强大的联合策展团队,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总召集人,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领衔作为主策展人,青年策展人高长军作为执行策展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大自然保护协会作为联合策展团队,著名建筑师袁烽教授担任主展馆改造建筑师,合力形成一个集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等多行业合作的策展团队,共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都市之策。

展览共邀请了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参展人/团队/机构,如艺术家邱岸雄、Tango、法国的艺术家夫妇克莱达特&佩蒂皮耶、徐戈、刘毅、曹明浩&陈建军等,建筑设计师张永和、柳亦春、张斌、刘宇扬、张佳晶及一专一村、无名营造社等设计师团队,国内外机构密斯·凡·德·罗基金会、罗马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丹麦扬·盖尔建筑事务所、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呈现30余个室外和70余个室内展项。

6个重点样本展区 + 13个实践案例展区

6个重点样本展区,包括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的相关展区。示范区展区位于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交界的元荡地区,是示范区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岸线贯通的标杆项目。五个新城的嘉定嘉北郊野公园漳浦河段、青浦天恩桥村环城绿道、奉贤庄行郊野公园东片区、松江五龙湖公园和月季园、南汇新城春花秋色公园,均是新城绿环上的环上公园。13个实践案例展区,从不同层面展示各区特色的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百余场公众活动持续创造热度

本届空间艺术季的公众活动将结合“共栖”主题和四大版块展览内容,延续形式多元、全龄参与、兼具专业性和公众性的特色,以主题演绎展区为主要活动场所,联动全市20个展区,策划“4+1”个版块分类引导和串联活动。

2023-09-28 顾今 探寻共栖未来之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712.html 1 3 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