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子江畔,微风渐起。一节钢塔被缓缓吊装到位,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主持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南主塔封顶。350米高的世界最高桥塔,屹立于大江之上,直向云端。
该桥塔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刚度,降低塔肢结构尺寸,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开裂。
把蓝图上的钻石型桥塔变成现实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中塔柱的四个塔肢,同时向内倾斜,对线形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单塔肢刚度较小,线形控制要求高,对施工的临时结构——横撑施工要求也高,同时,温差和日照都会对塔肢线形造成影响。中铁大桥局项目团队联合专业厂家开展科研攻关,研发新一代智能造塔机,投入中塔柱施工。
中塔柱采用了部品钢筋方案,在地面胎架上进行节段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分块吊装,解决了钢筋高空绑扎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中塔柱施工进程。
在繁杂的中塔柱施工中,中铁大桥局充分运用好智能化、信息化手段,不断总结经验,合理组织施工,中塔柱以每天1米的速度快速“长个”,以安全、优质、高效的表现,在劳动竞赛中始终保持优胜态势。
大国重器——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
由中铁大桥局和徐工集团共同开发研制,额定起重力矩达15000吨/米,额定起重量600吨,相当于同时吊起400辆小汽车,起升高度达370米。塔机在吊装上塔柱钢塔节段时投入使用,它随着主塔慢慢“长高”,现在主塔封顶,塔机高度达到379米,这一高度打破了桥梁施工领域的塔机高度纪录。
上塔柱采用分块吊装、现场焊接成整体方案,共分为10个节段,通过33次吊装完成,最大吊装重量323吨。本次封顶吊装的是T10节段,高11.5米,重约73吨。
“四个世界首创”之一的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上塔柱采用“钢箱-核心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中间是核芯混凝土结构,四周是钢箱结构。通过充分利用钢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来实现索塔锚固体系整体和局部受力的协调统一,从而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在南主塔上塔柱劳动竞赛中,中铁大桥局展现出硬核实力,塔式起重机发挥超强实力,数字智能化控制,对结构应力、位移、振动的实时监测,确保了高空、大模块吊装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10个节段,33次吊装完美完成,节节领先,9月26日,南主塔率先成功封顶,登上桥梁建设“珠穆朗玛”峰。
项目负责人表示,大桥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的“新地标”,也将成为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