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在武汉召开

本报讯(记者 徐敏)10月17日,以“低碳韧性,‘智’水有方”为主题的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在武汉开幕。8位国内外院士和30多位顶尖专家学者围绕防洪排涝体系规划建设、智慧监测与预警预报、智慧水务、水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等内容展开多学科、多角度深入探讨,共同推动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尚春明,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出席并作了精彩致辞。大会执行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爱杰主持开幕式。

任南琪在致辞中指出,治理城市洪涝灾害,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十年来,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见证了我国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的不断提升,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不断完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的不断强化。这十年,也是我国海绵城市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一系列实践和举措,并从强化科技创新角度,积极探索着“智慧治水”的新路。

陈卫国指出,城市防洪排涝不仅是简单的工程建设,更是提升城市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的重要一环。作为国资央企,中建三局始终践行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水流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攻关低碳工艺、智能装备、智能建造、智慧系统等核心技术,在未来污水处理厂、管网与调蓄、水生态和智慧水务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成果,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韧性和智能化水平。

此次会议设立了1场主论坛和2场专题论坛,邀请到多位国内外院士、大师和专家为城市防洪排涝领域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在17日举行的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和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安娜·戴丽珂分别发表报告《城市水系统数字孪生规划与智慧管控》《城市洪水管理的绿色智能基础设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分享了今年夏天海河流域暴雨洪涝及其启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带来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的思考及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则从城市地下管网运维角度谈到城市内涝防控问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朱志伟介绍了加拿大雨水系统的演变和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和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家宏分享了报告《特大城市外洪内涝灾害链形成机理与联防联控技术》。18日,主办方还设置了“低碳绿色水系统规划与实践”“城市智慧水系统技术与实践”2个专题论坛,并召开第五届城市水科学论坛。会议同期还组织了展览展示、参观考察等特色活动。

2023-10-19 徐敏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817.html 1 3 第六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在武汉召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