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营造

创新驱动 十年逐梦

中核华辰科技自强蹄疾步稳

从“华龙一号”联合泵房PX蜗壳区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到建筑工业化(混凝土预制构件与钢结构模块化技术),从混凝土管控数字化到GIS+BIM智慧工地平台,从钢筋三维下料技术到设计施工一体化……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核华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科技创新放在发展的战略要地,产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了一批“国之重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推出了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为核工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贡献了华辰力量。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跑出企业发展“新速度”

作为拥有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中核集团一类企业,中核华辰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立项科研课题超过300项,获得各类科技创新类奖项48项,授权各类专利260余项,参编并发布国家、行业标准16项。

聚焦沿海地区核电工程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提升需求,经过数以千计的配合比试验,最终研发出适用于核电工程的大掺量粉煤灰矿粉双掺技术,可显著提高基体混凝土的施工性能、长期耐久性,尤其是抗有害离子侵蚀能力。该技术成果现已在漳州“华龙一号”1、2号机组核岛基础底板的工程中成功应用,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有序在昌江核电、田湾核电、徐大堡核电以及后续新开核电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此外,核电站联合泵房为直接与海水接触的异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属于核电站运行寿命期内不可维修的永久性混凝土结构,要求施工用混凝土具备优异的工作性能、抗裂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以及抗钢筋锈蚀性能。基于“华龙一号”核电工程福清5、6号机组联合泵房PX蜗壳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成功研发出具备高工作性能、高抗裂性能和高抗有害离子侵蚀性能的聚丙烯纤维增强高耐久性混凝土,并顺利实现工程应用。

针对相关问题,自主开发了用于涉核工程复杂节点的“钢筋三维模型翻样技术-钢筋智能下料插件”,该技术以革新传统钢筋翻样技术为目标,实现了三维模型钢筋智能翻样,在提高钢筋翻样准确率的同时,能极大地提升翻样工效,是工下料的3倍。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筋下料师傅感慨道:“用三维软件下料,下料速度快了,而且还能在模型中看到每根钢筋的安装排布,工人们看起来更直观,干活出错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这是“从0到1”的重大突破。这类基础研究成果,往往成为催生变革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的源泉。目前,公司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特殊混凝土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产品性能满足国内所有涉核工程建造要求。

以体制建设为抓手,筑牢企业发展“新基石”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在公司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中核华辰优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构建了总部、分公司、工管部/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先后发布并修订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科研项目管理程序》《科技成果管理程序》等18项程序制度文件,最大限度解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2022年8月8日,“核工程土建先进设计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签署仪式暨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核华辰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组建了“核工程土建先进设计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物联网应用技术研发实验室”,通过共同合作培养人才,提升核工程土建设计建造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与一体化发展。

公司树立了科技创新激励导向并不断完善,破除科技成果转化梗阻,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科技奖励金额达300余万元,以科技激励为抓手,引导广大科技人才各展其能、各尽其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以数字转型为途径,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2021年8月29日,中核华辰智能建造启动会上,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的课题:地面整平机器人、地库抹光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混凝土内墙打磨机器人等5款建筑机器人正式“上岗”,有效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智能拍片机器人研发、智能打磨机器人研发,为公司装备制造和智能建造蓄力。

在中核华辰承建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生态城项目,全面展现了在智慧中心、VR安全体验区、质量样板区、核民融合、四新技术应用、安装实体样板区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中核华辰通过智慧建造平台,聚焦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因素,将智能、高效、绿色、精益的理念融于实践,围绕涉核项目与重要民用项目,实现了劳务实名、视频监控、安全监测、智能地磅、BIM+GIS等内容的系统化部署,完成了整体企业平台的建设工作,助力打造智能建造标杆项目。目前涉核项目与重要民用项目智慧工地覆盖率达到100%。

中核华辰紧跟行业发展趋势,2016年率先引进BIM技术并在“兰资环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公寓楼项目”开展试点应用,并于2018年成立BIM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成熟的BIM技术服务团队,其技术应用领域包括了图纸会审、场平设计、方案模拟、可视化交底、专业碰撞检查、进度模拟、施工漫游、工程算量、钢筋下料、综合管线优化等诸多方面,极大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荣获省部级以上BIM技术获奖20余项,被评为西安市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BIM应用)先进企业。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公司以两化融合贯标(AA级)为起点开启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探索,以钢筋数字化为切入点打造工程项目全要素数字化管控能力。启动了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建设,建立了基于合同成本的业财一体精细化管理持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高效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谈及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成绩,中核华辰总工程师王国庆感触颇深。

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中核华辰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开展了包括核设施项目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GIS+BIM智慧工地平台、精确控制爆破等课题的研究,培育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学研合作正在成为公司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公司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互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物联网应用技术研发实验室负责人刘兆兴表示。

目前,中核华辰自主研发的“剪力墙螺杆洞封堵剂及封堵方法”“一种电缆防盗装置”等7项成果为日常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通过建立基于时序控制的岩体断裂爆破理论及永久边坡的预裂爆破方法,在甘肃项目应用中为公司节约成本近2919万元。

作为国内核电混凝土第一品牌,公司自研成果大掺量粉煤灰矿粉双掺高性能混凝土有效解决了漳州“华龙一号”核电工程核岛等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效率,为公司创造利润约826万元;“‘华龙一号’联合泵房PX蜗壳区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将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由25%提高到34%,提升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为核电站运行期间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公司创造利润约130万元。

“哪里有困难,创新工作就在哪里聚焦。”科技质量信息化部门负责人陈金在工作会上表示。

聚焦重点项目关键技术,开展了核工程土建关键建造技术研究,围绕工程特点,攻克了在西北高盐渍土地区涉核工程混凝土耐久性、防辐射混凝土泵送施工、超长结构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跳仓免拆施工、核工程土方精确控制爆破、深基坑爆破开挖施工、盐渍土地区膨润土改良施工、高精度群组预埋件安装施工技术等多项建造难题,解决了项目建设难题,有效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模块化技术研究方面,中核华辰早在2018年就形成了“分段装配式楼梯”施工工法并获评省部级工法被广泛推广应用。在涉核工程建造中进行模块化施工技术研究,并在甘肃项目中开展了大吨位预制管廊模块化施工试点应用。该技术在核工程中为首次应用,填补了我国在核工建造中应用大型装配式预制管廊的空白。

此外,中核华辰大量推广应用了装配式叠合板、装配式楼梯、装配式墙体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建造效能和工程质量,储备了丰富的模块化施工经验。

新征程上,全体华辰人心怀“国之大者”,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企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 雷志远 何祖强)

2023-11-09 创新驱动 十年逐梦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3320.html 1 3 中核华辰科技自强蹄疾步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