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副刊

陕州纪事

孟海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他的文化特质与禀性。地处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的陕州区,虽没有强劲繁华的经济支柱,但独特地域文化却十分厚重。

分陕石

陕州,源于战国陕邑。位于陕州张汴塬上的分陕石,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一块界石,陕塬以西的陕西省也因此而得名,分陕石成为陕州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

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因其年幼,国内动荡不稳,为了维护新成立的政权,和方便治理,把周朝的统治区域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有周朝的开国重臣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于是商定凿了一根3.5米的石柱立于陕塬,以柱为界,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陕以西者召公主之。周召分陕后,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成语有“分陕之重”陕:指古地名即陕州;重:重任,指周成王时的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地坑院

这是一幢幢独特而神奇的古老建筑。

陕州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智慧型民间建筑,距今有数千年历史。也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因地坑院布局类似于北京四合院,所以也称“地下四合院”,其构造是在平地向下挖6至7米深,长宽12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落,在坑院四壁根据生活需要挖成窑洞,每个坑院有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每个坑院除在门洞一侧挖一拐窑,向下挖口径1米,深二三十米深的水井,解决人畜吃水问题。院子还要挖一口明井,按照地坑院多深,井就挖多深,用来收集雨水直接渗入地下,作为排涝。地坑院因其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之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历史文化和科学元素,并且建造技艺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相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

地坑院,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也形成了一定的风俗文化和别样的地域气息。

穿山灶

我长期生活工作在陕州,每一回见到这神奇的穿山灶时,总会感觉有一番别样的回味。

如果地坑院是陕州传统民居中智慧的结晶,那么穿山灶就是陕州民间饮食文化中智慧中的智慧。

穿山灶,陕州特有的农家灶台。看似简单,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因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高效。穿山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而砌,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向上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同时可放置九个锅,一次生火所有锅台都能受热。穿山灶取材简单,大多用砖和黄泥垒砌而成,也有就地取材,用黄土打成的胡基和黄泥垒砌,保温和受热功能俱佳。穿山灶适合于乡村红白喜事的饮食待客,如当地“陕州十碗席”的蒸、炒、煮、炖、焖、保温之功能。最前沿靠近烧火口两口锅因火源近火旺而受热快,一般用来蒸、煮食物,中间用来煎炒,后面的可以炖、焖或保温。食物在这样的灶台中烹饪既接地气,做出的味道也就更原始纯正。

是的,山里人,平平常常的穿山灶里,也藏着陕州人的乡间美味。

捶草印花

你见过把一块白布摊在石板上,将野草花叶摆放在布上,组合成图案花型,上面再放一块遮布盖起来,用木棒槌轻轻捶打,直到茎叶上的汁液渗出来,浸染在白布上,这种纯手工最原始的布上印花吗?陕州有,这就是闻名遐迩原生态的陕州捶草印花。

捶草印花,是陕州一种独特的印染技艺,与地坑院、虢州澄泥砚一起被誉为“陕州三宝”。因早先没有化学染料,草是最廉价的,于是人们就用草叶在土布上榨汁渗印,这样既取之天然,又简便易行。据传,捶草印花起源于明清时期,当时只在民间流行,不为官方文字记录,民国之后几近失传。近几年,以陕州朱秀云为代表的民间艺人经过潜心研究和不断试验,才使这种技艺重现天日,2011年,陕州捶草印花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全国独一无二、极具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印染技艺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澄泥砚

澄泥砚历史悠久,在我们陕州也是一宝。

笔、墨、纸、砚,乃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既是文房四宝之一,也是古代文人的标配。陕州塬上的人马寨村因澄泥砚而闻名。这里泥土黏性大,适宜延烧,有着世代生产土陶澄泥器皿的条件和传统。

据《唐书·地理志》记载:“虢州弘农郡贡瓦砚。”(虢州即今三门峡陕州)。民国时期的《陕县志》记载:“澄泥砚,唐宋皆贡。说文云:‘虢州澄泥砚唐人品之,以为第一。’又云:‘砚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砚渐损凹,硬墨磨之,则有泥香。’”清代光绪年间创立“陕州工艺局”,人马寨村为官督商办的手工业工场,制造出许多极具民间地域特色的澄泥砚。为保护和传承陕州澄泥砚,近些年,陕州区将永兴堂、玉瑞堂的传人相继成功申报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支持“玉瑞堂”第六代传承人王跃泽创建“陕州人马寨澄泥砚艺术馆”。

时代在飞速前行,而陕州的古老艺术,仍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得到传承。

2023-11-23 孟海朝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3134.html 1 3 陕州纪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