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科技

绿色赋能 “碳”见未来

2023建筑工程碳管理高峰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总结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成果,展望建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未来。

11月17日下午,上海建工一建集团2023建筑工程碳管理高峰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处长梁浩,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崔明华,芜湖市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美胜,安徽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副处长胡浩威,芜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开明,芜湖前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锐锋,上海建工集团首席专家龚剑,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俞建强,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总工程师朱毅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郑琼,总裁助理李洪星等领导,以及建筑碳管理方面行业专家等近140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以“绿色赋能,‘碳’见未来”为主题,行业专家齐聚由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总承包的芜湖建筑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芜湖市首个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的全面结构封顶,并就建筑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等展开交流,分享“碳”路心得,共同“碳”寻发展机遇。

龚剑就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相结合,创新与绿色建造技术标准相结合,为进一步拓展推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汪开明,对芜湖首个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项目的结构全面封顶表示祝贺,并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芜湖江北新区的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安徽省聚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这一新赛道,希望能与一建集团在此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为芜湖建筑工程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崔明华表示,建筑行业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会员单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绿色产业等方面持续加快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领军作用。建筑工程碳管理高峰论坛展示了一建集团在绿色施工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以及碳管理的方案,充分证明了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一建集团继续推进自身转型,用绿色低碳持续赋能,共同促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实现目标以来,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近年来,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率先编制适用于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发低碳施工技术和低碳建筑材料,同时坚持研发与应用相结合,将碳管理融入到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形成了设计、施工、运维全方位的减碳体系。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已成为全国首家通过“EATNS”碳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企业。

顶层设计,“碳”寻绿色建筑。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在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节能降碳经验,总结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控制的绿色建筑设计。通过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结合降低运行阶段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实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以芜湖建筑科技产业园A区为例,项目充分利用光伏、地源热泵系统、高性能幕墙及门窗系统、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能耗监测平台、海绵城市等行业前沿的低碳建筑技术,最终设计能耗仅为年均47万千瓦/时,较常规公共建筑能耗降低约72.89%;单位面积运行碳排放强度仅为年均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5.97千克,每年总减排量可达800吨,较常规公共建筑碳排放降低74.18%。

升级材料,“碳”求源头减排。绿色低碳材料的应用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持续加大绿色低碳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低碳材料的系列集成应用体系。探索出120Mpa超高强混凝土制备及施工技术,并率先实现C80混凝土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建筑结构构件轻量化,有效降低了碳排放量,目前已在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徐家汇中心项目试点使用;同时首创制备出LC35轻集料高强混凝土,在国泰君安项目中实现百米级超高层建筑泵送施工,大幅减少基础工程材料的投入,降低了对紧邻市政设施的影响;研发出基于双掺技术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有效利用工业余料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了水泥用量;形成以低碳排放为重要特征的电炉钢材料集成应用技术,大幅提高回收钢材的再利用率,降低钢材碳排放量。

绿色施工,“碳”索降碳路径。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在超高层施工模架装备方面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封闭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装备系列,实现全封闭、定型化、高周转、低损耗的施工模式,提高超高层施工的绿色化水平。通过对传统模板脚手进行全方位改进与卓越性提升,实现模架体系的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组装,使部品部件可进行周转使用,大幅减少了模架体系的钢结构用量。同时,总结了超高层、深基坑领域的工程特征,研发一系列临时施工设施的定型化高周转施工技术,形成高周转定型化金属模板施工技术,大幅减少高损耗材料的浪费,同时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砂浆用量,降低材料隐含碳排放;此外,形成了钢栈桥周转施工技术,通过设置临时钢栈桥板,大幅减少了栈桥混凝土材料消耗量,大量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碳排放。

智慧运维,“碳”秘高效运行。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建筑运营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到60%~80%。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积极融合智慧建造和数字运维的理念,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科技,完善构建智慧运维平台,打造低能耗运维技术,实现了设备管理、能耗管理、安防管理、物业管理等多板块智慧集成,通过提供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实现智慧、高效、绿色、便捷建筑运营。在建工大厦改造项目中,上海建工一建集团通过高效智慧机房改造与运维管理的模式大幅降低了建筑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提升机房能效与运维工效,为建筑运营期间碳排放的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上海建工一建集团还重点聚焦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技术,创新提出基于碳足迹的工程材料碳排放计算方法,弥补了建筑行业的碳排放计算盲点,同时建立企业标准并形成持续的技术优势。目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已初步拥有为顾客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的能力,全面助力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 (通讯员 张帆)

2023-11-23 2023建筑工程碳管理高峰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3151.html 1 3 绿色赋能 “碳”见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