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重启抵押补充贷款 有望加速“三大工程”落地

预计拉动投资约9460亿元

时隔一年多,央行重启抵押补充贷款(PSL)。人民银行1月2日消息,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PSL净新增3500亿元,为历史上PSL单月投放规模第三高的水平,仅次于2014年12月的3831亿元和2022年11月的3675亿元。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在“三大工程”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频频提及的背景下,兼具“准财政+宽货币”功能的PSL时隔10个月后再度扩容,有望加速“三大工程”的落地,后续规模预计还会增加。

PSL于2014年创设,是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为加大棚户区改造信贷支持力度而创设的一种再贷款工具。属于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采取质押方式发放。数据显示,PSL在创设之后的近5年时间内余额持续增加,并于2019年11月末达到高点35979亿元,此后总体呈现高位回落,但在2022年下半年一度重启使用,余额重回3万亿元上方。

净新增3500亿元

创设以来,PSL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稳住和引领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15年10月起,PSL发放对象拓展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用途扩大至重大水利工程、人民币“走出去”项目等特定领域贷款。对属于支持领域的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贷款利率为2.4%。

业内人士介绍,PSL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在量的层面,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在价的层面,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水平。

市场对重启PSL投放预期基于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彼时,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因此,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PSL或是其中关键工具之一。

谈及PSL大规模新增,专家分析认为,本次PSL大规模新增,或意味着“三大工程”在2024年初全面启动。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因此PSL的成本明显偏低。另外,PSL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贷款期限较长,最长可达到5年。

“PSL的贷款利率一直维持在3%以下,给了银行较大的利差空间将流动性释放到实体经济中。”业内人士表示,PSL不同于再贷款而是以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给央行质押,督促商业银行在定向领域降低融资压力,降低定向领域的金融风险,降低供给端风险。

预计拉动投资约9460亿元

PSL至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4年4月至2020年1月,此阶段累计新增3.67万亿元,主要用于棚改货币化安置,以推动地产去库存。第二阶段在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此阶段累计新增6300亿元,主要用于疫情后的基建和保交楼工程。而本次投放则为第三阶段,预计主要用于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领域。

东吴证券研究所研报指出,根据上一轮棚改经验,本次PSL投放预计拉动投资约9460亿元。

在研报中,东吴证券研究所进一步分析称,根据住建部数据,2016-2020年,全国棚改开工2300多万套,完成投资约7万亿元。2016-2020年新增PSL共计2.59万亿元,占棚改投资额比例约为37%。根据37%的占比计算,本次3500亿元PSL预计将撬动地产投资约9460亿元,预计占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例约为9.0%。考虑到PSL从投放至落地具体项目需要一定时间,本轮投放最早有望促进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恢复。

专家认为,开年投放PSL,预计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新模式”和“基础性制度建设”打下基础,带动保障房持续发展,考虑到当前的保障房和过去的保障房在定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持续关注保障房在基础制度建设方面的动态。

随着2023年四季度以来三大工程稳步推进,专家预计2024年PSL有望持续投放,为“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拉动地产投资,改善经济增长预期。

“三大工程”建设需要大量中长期低成本资金,业内人士预计本轮新增PSL资金将主要投向上述领域,且规模可能不止3500亿元,后续PSL或将继续投放。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1-08 预计拉动投资约9460亿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3964.html 1 3 重启抵押补充贷款 有望加速“三大工程”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