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总规模迈上30万亿元台阶

长三角:提速巩固优势产业 加快区域协同建设

日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同时进入两会时间。在刚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都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了新部署。据统计,2023年沪苏浙皖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72万亿元、12.82万亿元、8.26万亿元和4.71万亿元,总规模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达30.5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比重达到24.2%,继续发挥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2024年,上海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江苏预期目标为5%以上;浙江预期目标为5.5%左右;安徽预期目标为6%左右。

总规模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

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30.51万亿元,约占全国24.2%。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该比重一直稳定在24%左右。

制造业、实体经济是长三角三省一市总结过去一年成绩时使用的高频词。各地以自身禀赋出发,集中力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海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密集出台实施了汽车芯片、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创新发展支持政策。2023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江苏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制造强省迈进。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居全国第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1.3%和49.9%,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浙江制造业投资乘势而起,制造业投资增长14.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6.9%和21.1%,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此外,浙江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85.8%。

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安徽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1.6%。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三。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长15%左右。截至2023年底,安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75家,升至全国第七。

巩固优势产业开辟新赛道

202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均将科技创新列入重点工作,科技与教育一体化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浙江提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整体性跃升;加大人才招引培育力度;推进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

江苏提出,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高标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创新策源地作用。

安徽则在2024年11个重点工作中,将“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置于首位。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围绕区域协同,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产业发展上各有侧重。

安徽提出,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招引关键领域零部件优质企业。推动汽车制造向“产品+服务”延伸,“三位一体”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上海将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配、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加快区域协同重点项目建设

2024年,上海将全力推进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持续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加快方厅水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竣工投用配套服务。上海还将推进沪通铁路二期上海段、沪渝蓉高铁上海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沪苏湖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东段等重大项目,加快沪苏嘉城际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届时长三角交通往来将更便捷。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江苏要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好用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认真落实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创新、绿色现代航运等先行段、示范段。

2024年,浙江将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项目建设也将加快推进。

安徽在2024年重点工作中提出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高质量推进各领域共享共建,将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启动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积极共建长三角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1-25 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总规模迈上30万亿元台阶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035.html 1 3 长三角:提速巩固优势产业 加快区域协同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