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为建筑行业赋予绿色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呈现,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低碳循环的关键瓶颈。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国内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超过50%。因此,走绿色发展之路,鼓励行业企业环保绿色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湖南省政协委员申景涛:

用绿色赋予建筑全新生命力

“将废弃混凝土、模板、钢筋等进行分拣分类,制成再生灰砂砖、装配式可周转路基箱、材料回收箱等各类再生制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综合应用;建筑施工机器人替代‘危、繁、脏、重’施工工序,提高施工精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更加绿色和高效的建造方式……”绿色,不仅是中铁城建集团推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发展底色,也是湖南省政协委员,中铁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申景涛围绕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提案持续建言的“焦点色”。

“湖南省作为绿色建造试点省份,陆续出台了《湖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湖南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其中《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在全国首次创造性地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发展要求纳入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推动了全省绿色建造高品质发展。”在申景涛看来,湖南推进绿色智能建造有基础、有优势,大有可为。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打造绿色建造‘湖南样板’的战略目标,采取一系列举措加速推进,取得了较大成效。但还存在实施主体之间协同发展不够、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不够、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健全不够等问题。”今年湖南省两会期间,申景涛递交“关于湖南加快打造绿色建造产业集群”的提案,就加强绿色建造产业战略布局,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效应,绿色建造“湖南样板”,从顶层设计、操作规范、协同创新、监管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国家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战略,这些利好政策将极大促进建筑业发展,作为驻湘建筑央企负责人,我对湖南建筑业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谈及湖南建筑业的未来,申景涛用了两个词来概括:“前景广阔、充满希望”。他说,未来将在依靠智能化、信息化、规模化做强主业的同时,积极促进各产业板块协调发展,为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智慧力量。(刘洋 王双)

广东省政协委员黄少媚:

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需更多鼓励支持

广东省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在广东省两会期间带来一份名为《关于“铺好绿色低碳底色,共促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建议》的提案,为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她认为,目前广东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些许问题。“比如,广东绿色建筑全周期管理走在全国前列,但对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政策仍需落地,需要更具操作性、更务实的工作指南。”

她还指出,当前绿色研发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足,企业缺乏激励,“低碳情怀”难以持续。同时,广东的碳市场仍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企业资金投入较少,缺少市场力量的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创新力不足。此外,企业、市民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参差,全民参与度仍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黄少媚建议,首先,要增强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观念,建立务实、高效的流程管理。对于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控流程要尽可能高效,实现让企业少跑动、零跑动;设计审查、施工监理以及工程验收流程,也要尽可能实现问题前置,减少企业审批流程与整改成本。

其次,要设立绿色建筑科技创新基金、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市场与企业参与技术创新。黄少媚建议,“可联合企业、协会、高校及科学机构共同设立专项基金,为绿色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应用创造平台。对于自主创新并得到成功实践的优秀企业,要给予更优的奖励和案例推广,为企业增加品牌价值。”

第三,要利用大湾区国际化优势,加大绿色金融的创新,给予优秀企业更多激励与融资优惠。她认为,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信贷支持,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让更多有志于推动绿色发展的企业,在绿色金融上获得更多融资优惠。

“绿色发展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要重视‘样板的力量’。”黄少媚说,还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在公众中养成绿色共识,对于积极参与绿色社区创建的市民,可获赠绿色消费券,可加大宣传力度,让绿色生产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徐雯雯 丁雄)

2024-01-25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054.html 1 3 为建筑行业赋予绿色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