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4月起施行

重庆绿色低碳建设将区域全面推广

前不久,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今年4月起施行。这标志着该市城区绿色低碳建设将从建筑个体转向区域全面推广。

绿色生态城区是指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生态和绿地、产业等方面,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城市建设区。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绿色生态城区的概念。当年,包括重庆悦来在内的全国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

为推动绿色建筑从单体向规模化发展,早在2014年,重庆市就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制订评价标准。此次新规出台,与旧版评价规则相比有什么不同?

重庆大学教授丁勇透露,《标准》不仅针对装配式建筑、建筑建设运营提出相应要求,还明确要求城区产业发展制订准入与退出措施,对工业和物流仓储提出负面清单管控要求。在此基础上,《标准》鼓励在城区碳排放、建筑、交通方面推广信息化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新增了生态环境、人文及创新等评价指标,推动减少城区碳排放。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分为规划设计、实施运管两个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生态城区、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8类指标以及技术创新。8大指标均有控制项和评分项,评分项总分应为100分,技术创新项为加分项。在得分满足所有控制项的基础上,当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5分、80分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据介绍,重庆是全国最早开始强制推动绿色建筑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全市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达到100%。“此次《标准》出台,标志着我市城区绿色低碳建设将从建筑个体转向区域全面推广,将形成由点及面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品质,对于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丁勇表示。

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该市将以广阳岛、科学城、智慧园、艺术湾、生物城等为重点片区,开展高质量绿色生态城区建设。预计到2025年末,绿色生态城区内实现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面积比例应达40%,三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面积比例达5%。 (廖雪梅)

2024-01-25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4月起施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055.html 1 3 重庆绿色低碳建设将区域全面推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