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材与装饰

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建材行业建言献策

□记者 江泽昌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相较往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更具“时间节点”意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个特殊节点上,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建议,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那么,来自建材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今年都带来哪些建议和提案?关注哪些领域呢?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到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词。两会期间,来自建材装饰行业的代表、委员围绕自己关注的领域,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话题各抒己见。

“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优势基础产业转型,以新质生产力构筑发展新优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认为,当前我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基础产业在全球处于并跑领跑位置,但基础产业还贴着“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突出标签,主要表现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不强和产业基础不牢同在,同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制约,比较优势逐步消失,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挑战。基于此,彭寿带来了《关于加速优势基础产业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建议》。他建议:第一,支持建材行业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并通过案例研究、制定评估标准、标杆示范等手段推广数字化应用;第二,提升优势先进产品质量并加大应用,通过专项政策支持下游企业对优势先进产品的导入应用;第三,鼓励优势基础产业领军企业“走出去”,建设海外园区,利用政策和金融支持整合资源,扩大出口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树立品牌,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迈入跨越式发展黄金期,这也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孝发提交了《关于绿色科技赋能家用机器人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他建议,支持智能家用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未来产业孵化和先导区的建设进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绿色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推动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认为,智能家居是扩内需、稳增长的新赛道。这一赛道的市场潜力大,未来3年~5年有望翻倍增长,能够有效带动智能家电、家装等产业发展。今年,周云杰带来了《关于强化智能家居行业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针对智能家居顶层规划布局不清晰、各类资源的政策引导力度不够的问题,他建议,国家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3年~5年发展规划,指导智能家居行业加快发展;同时整合资源培育场景,重点培育居家康养等新应用场景,全面增强智能家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绿色低碳积极献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建材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是影响“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主阵地之一。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从自身行业实践出发,围绕发展绿色产业、节能低碳等话题等议题建言献策。

一直积极为推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周金波今年带来的是关于提升水泥窑替代燃料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建议。“替代燃料作为实现水泥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对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发达国家水泥窑燃料替代率平均达到39%,其中德国达到63%,荷兰更是高达85%。与前述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燃料替代率不足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面对我国在水泥窑替代燃料上存在替代燃料种类多、分类不规范、产业化水平不高、使用比例低、标准体系不全等现状,周金波建议:一是加强废弃物源头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大替代燃料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建立健全水泥行业替代燃料标准规范体系,四是鼓励替代燃料处置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迭代。

能源消耗一直以来是建材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的“六零”工厂概念中“零化石能源”和“零一次资源”都是在鼓励企业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氢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发挥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优势使用二次资源。连续六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金晶集团董事长王刚把一小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带上两会,向代表们分享金晶集团的创新成果。他表示,玻璃行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为发挥玻璃行业技术产品优势、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了契机。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我国在能源转型进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王刚表示,目前能源需求超预期增长,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仍将维持刚性增长。我国能耗降低任重道远。集中连片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空间不足,新型储能、光热发电等价格机制尚未健全,能源转型政策合力亟待加强。对此,王刚提交了《关于支持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建议》。他建议,在特定区域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链,提升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产业规划要坚持产业链思维,在优势区域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延链、强链,打造可以与国际同类产业竞争的优势。在绿色能源产业链培育过程中,对链条中关键环节产品所属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双高”问题,要避免“一刀切”,实行“一企一策”。把“以钙钛矿、碲化镉柔性电池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产业链”纳入国家重点支持产业链目录。同时,建设绿色能源产业链要打好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拳”。金融部门制定多种方式的资金帮扶政策,给予帮扶资金利率优惠,支持绿色能源产业链条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方面的资金需求。此外,要加强绿色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巩固拓展新能源产业优势,优化能源科技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大型风电、高效率光伏的技术创新。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建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推广应用不断加强,通过科学精准施策,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逐渐显现成为支撑我国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但目前仍面临供给能力尚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群众认可度还不够高、工程选用和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禾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兴田表示,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通过工业标准化基础上的“快装”、无醛添加等可信赖绿色建造实现“快住”构建新质生产力,正是有效解决传统装修痛点和卡脖子环节的先进生产力,是能有效激活10万亿家装内需市场的“金钥匙”,成为后房地产时代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但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推广阶段,在许多用户对传统内装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下,推陈出新存在一定难度。对此,郭兴田建议:一,建议政府创造应用场景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推广使用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产品,同时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以实现政府引导市场、市场活力迸发的良性循环;二,对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的采用比例,提出硬性法规要求,倡导全社会支持和使用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产品。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梳理和修订相关新建及存量建筑的室内装修设计规范、施工标准及竣工验收要求,解决旧有现场施工交付与新型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制造、现场安装交付体系的法规冲突和制度空缺;三,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强制性规定,对房屋装修过程中拆除的废旧材料和废旧家具等物资如何处理提出明确要求,并制订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处置,实现绿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此外,为满足老百姓享有高品质住宅的期望,需要在新房与二手房家装的过程中,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标准。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建议,要提高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标准,倡导无醛人造板在公共场所中的宣传推广,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安全环保的要求。廖增太表示,现行的国家标准满足不了老百姓对降低甲醛释放甚至无醛释放的需求,实际上国家在2017年取消了人造板E2级标准,大幅提高了我国人造板环保水平。多年过去,新的无醛生产技术,无醛工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无醛胶水的技术不断成熟,比如聚氨酯胶、大豆胶等,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已经与传统的脲醛胶人造板相当,具备了大规模生产推广的条件,能够极大减少甲醛释放,满足老百姓对家居安全环保的要求。因此,他建议取消国家E1级标准,以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绿色康养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绿色康养建筑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被动窗系统、被动门系统、环境一体机、管道通风系统、石墨聚苯板保温系统、遮阳系统、密封系统、三位一体运营保障体系的集成系统,节能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大幅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是助推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力手段。”全国人大代表、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表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度实施,发展绿色康养建筑产业不仅是营造绿色智慧的宜居环境,为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贡献力量,更是高度契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建材领域的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多项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提案与建议。他们强调了通过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绿色科技赋能等方式提升建材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同时,针对绿色低碳发展,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链,并倡导高标准的家居环保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引领建材行业迈向更高层次的繁荣与进步。

2024-03-18 江泽昌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建材行业建言献策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4469.html 1 3 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