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深地极限创新建造“国之重器” 砥砺奋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2023年度“东方建筑之子”(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经理王伟

□记者 顾今 通讯员 王超 崔粲

王伟,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经理。自2010年进入中建三局工作以来,始终奋斗在建筑行业“第一线”,勤奋工作,不断进取,带领项目管理团队团结拼搏、克难攻坚,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为我国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是国际上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具有极低辐射本底极端条件的综合实验设施项目,先后在2017年、2021年入选“十三五”十个优先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十四五”规划前瞻引领型国家重大科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将填补我国在深地实验室领域的空白,将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领域重大基础科研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王伟作为中建三局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建设团队的负责人,以决心、恒心、匠心倾情助力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的建成。

出征,迎难而上

2021年9月,王伟接到了“远征大凉山”的通知,毅然决然动身前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王伟说。从成都平原到大凉山,跨千里,越崇山,这便扎根在大凉山的雅砻江畔。

初到锦屏,山上秋意已浓。王伟带着项目团队驱车行驶过弯弯绕绕的山路,穿过十数公里的锦屏山隧道,方才到达了目的地,对将要施工的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建设地点位于锦屏山隧道中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以利用2400米厚岩层阻挡宇宙射线对暗物质研究的干扰,同时也阻挡了光明。据王伟回忆,当时现场漆黑一片、水雾弥漫,只能靠手电筒照出的一道道光柱来“窥探”现场的全貌。

极深地下实验室的建造对材料设备来说有着低辐射本底的特殊的需求,建造的试验环境也要实现低辐射本底的“洁净”目标,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洞壁里进行防水、防潮、防氡气施工是建设的最大难题。面对诸多挑战,王伟第一时间成立项目物资保障攻坚小组,奔赴全国各地考察低辐射本底相关材料设备,足迹遍及8个省份,可以说“每天不是在路上跑,就是在天上飞”。其中最困难的就是低本底砂石骨料。为了寻找满足要求的砂石骨料,王伟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地质勘查,筛选了60多家砂石料厂,只有5家满足低本底要求,而其中只有1家能稳定进行供货。低本底砂石料的确定,是项目进场以来的头等大事,以此为基础生产低本底水泥、建设低本底混凝土搅拌站,为实验室主体结构的施工奠定了基础。对王伟来说,材料设备低本底的控制是最关键的一环。截至目前1500多次的低本底筛选,体现的是他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工作态度。

攻坚,突破创新

面对项目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等问题,王伟牵头成立“王伟创新工作室”,带头吃住在现场,在隧道深处办公,立足现场第一时间解决复杂、创新的技术问题。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是国际上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具有极低辐射本底极端条件的综合实验设施,里面涉及的防水抑氡施工、超大体积聚乙烯屏蔽舱安装技术工艺,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特别是涉及辐射控制相关的研究事宜,可以说已经属于“物理学”范畴。质检员出身的王伟,在工作之余会花大量的时间自我补习,每周一天的休息日,他经常拿出半天听网课、啃书本,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技能水平。王伟带领项目团队针对“防水抑氡”结构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形成了国内外首个防水抑氡施工的整套完整施工经验;通过BIM信息技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屏蔽舱,以满足“无通缝”的实验要求;打造最深智慧工地,将智慧工地系统、BIM协同平台、智能交通与环境监测系统等进行一体化协同,以保障实验室高质量加速建设。作为项目负责人,“少听汇报、多去现场”是他一贯的工作原则。在王伟的带领下,项目在有效工期不足2年的情况下跑出建设“加速度”,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施工任务,并于2023年12月7日,推动项目正式投入科学运行。项目多次获得清华大学、业主单位表扬信。

钻研,成果丰硕

从防水抑氡工程,钢结构狭小空间安装到世界最大聚乙烯屏蔽舱安装,机电安装全面插入,王伟紧盯每个重大工程节点,有时间就待在施工一线,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数”。正是如此,他长期位于微信步数前列,生动诠释了事必躬亲、使命必达的工作信条。面对新冠疫情、冬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及夏季地质灾害等影响,王伟多次组织项目团队在深夜召开“保生产、促履约”专题会,分析形势,找寻对策,带领项目团队钻研洁净洞壁复合防水抑氡工程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等新技术10余项,既节约了项目施工工期,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项目顺利通过中施企协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水平评价中期验收;完成科技论文、专利、工法等20项,并获评四川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建集团科技示范工程、中建三局优秀党员创新工作室等荣誉。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王伟带领项目团队扎根施工现场,有力防范和化解了材料短缺、劳动力资源不足、产品供应不及时等风险,推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季度取得的佳绩。正是王伟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勇于担责、敢于担难、善于担险,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佳绩,充分彰显国有企业建设者代表的意志与担当,取得了丰硕成果。

担当,心系群众

王伟作为扎根基层的国有企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关心群众诉求,项目群众给它起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就是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平易近人王班长”。王伟带领项目员工发挥自身优势,发动青年力量,扎根于大凉山深处,为属地发展、乡村振兴等贡献力量。王伟牵头打造“小鲁班”服务队,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点对点帮扶困苦群众,为当地群众累计提供专项就业岗位200余个,并通过“农民工夜校”组织技术、安全培训,帮扶学习一技之长;为困苦老人及留守儿童“送温暖、送清凉”,帮助他们打扫院子和房间,添置家具和生活用品,以实际行动改善生活质量;对接属地小学开展“筑梦”系列活动,打造“筑梦书屋”“筑梦锦屏”品牌,为学校捐赠图书、为优秀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召开“科学”“追梦”主题班会,号召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在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期间,慰问驻地森林草原防火民警,修缮服务大厅、厕所等公共设施,在镇上张贴疫情防控相关标语等。项目的建设历程和先进事迹得到了共青团中央、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CGTN、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并获评“国企好新闻”特别奖,有效提升了项目知名度和企业美誉度。项目获评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荣誉,王伟个人也获评敬业奉献“四川好人”。

王伟同志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了企业和社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获得了各级领导同事的好评;扎实推进“大国重器”建设,以实际行动彰显基层项目负责人的本色,为企业乃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04-15 顾今 ——记2023年度“东方建筑之子”(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经理王伟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040.html 1 3 深地极限创新建造“国之重器” 砥砺奋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