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品牌培育、壮大,不断建设提升的过程中,将企业的价值具象化。进一步凝聚企业战略思想、经营理念、文化特色,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业、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也作出重要部署,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品牌建设都是关键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品牌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了“品牌卓著”是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以深入实施品牌引领行动为重要契机和有力抓手,加快打造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实支撑。
二、总体思路
品牌建设须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核心内容,坚持“三统一”。传承企业特色基因,大力发掘提炼公司品牌价值内涵,从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职工队伍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品牌建设主线,充分考虑企业发展历程和优势,丰富企业“品牌特色基因”内涵,通过明确价值导向、宣贯核心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文化活动,选树先进典型、提供专业产品与服务、创造特色知识产权、巩固企业市场占有、塑造业内良好口碑等,在同类中寻求优越性,在同行中打造差异性,打造具有独特属性、高辨识度的企业品牌。
三、国有企业品牌建设思考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加强国有企业,尤其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央企业品牌建设,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选择。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有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更要有一流的品牌。当前,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逐年增多,但进入品牌世界500强的企业相对较少,排名相对较低,尤其是缺少在全球叫得响的知名品牌。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演进,拥有差异化和高品质的品牌优势,日益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国有企业要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国有企业做强品牌应是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可口可乐的前董事长曾言:“假如我的工厂被大火毁灭,只要有可口可乐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将重新站起。”这句话生动地阐述了品牌资产的无穷价值和重要意义。真正意识到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全面提升品牌资产的管理和保护水平是推行品牌建设的底层逻辑。
四、品牌关键要素引领
在品牌建设实践中,把握好、运用好质量、安全、诚信、文化、市场、忠诚、效益等诸多关键要素至关重要。以建筑业企业为例,将品牌建设融入企业战略、设计、经营、管控的方方面面,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沉淀企业文化。
(一)将质量安全作为品牌的支撑底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企业品牌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良好质量安全基础、质量安全支撑和质量安全保证之上。品牌的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粗制滥造无法形成正向良性口碑,更无法进一步凝聚成品牌。
(二)将企业文化作为品牌发展的灵魂。久久为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的具体举措落实到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总结推广企业文化经验成果,凝固提炼,形成企业特色文化和子文化,以文化为引领,不断塑造追求卓越的理念。
(三)将先进技术作为品牌忠诚度的黏着剂。全面总结企业的先进建造技术以及应用,制定标准化建造体系,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自动焊等先进建造技术全面应用,提供对客户的一揽子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对公司品牌的忠诚度。
(四)将市场竞争作为培育品牌竞争力的沃土。品牌是企业或组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营、交易中形成并产生的,良好的市场口碑、号召力和持续的市场接受、认可,这是一个品牌必须拥有的基本条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主动接受市场检验挑战,敢于创新培育差异优势,在公平有效竞争中成就企业、做强品牌。
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是力量的源泉,更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厘清思路、打造鲜明的品牌认知、塑造有力的品牌联想、用好关键品牌要素,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年老店”。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品牌会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