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责任也是情怀”

——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雄访谈

□记者 张高青 李兴龙

1999年就开始承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的上海建工装饰集团(以下简称装饰集团),是国内较早进入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者、实践者,其作品曾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

作为先行者,装饰集团在25年的城市更新实践中积累有哪些经验和体会,对城市更新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城市更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更新绝不是简单粗暴,它是赋予城市温度的一种行为,在促进城市功能的改善和居民居住条件提升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作为国有企业,做城市更新的实践者、先行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深植内心的情怀。”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5年前涉足城市更新

1999年,装饰集团承建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汉口路151号原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保护修缮项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由此进入城市更新领域,并建立起在建筑遗产保护修缮领域的先发优势。

“对于从事建筑设计相关领域的人来说,汉口路151号这座建筑可能并不陌生。七十多年前这座大楼建成时,因其现代主义的前卫设计而闻名沪上;华东院入驻后,这里又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地标的设计策源地,许多优秀的设计创意都在此诞生……”王利雄介绍。

之后,装饰集团先后参与了东风饭店、和平饭店南北楼、外滩18号、外滩29号等上海十余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为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保护焕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2004年做的外滩18号项目是装饰集团在保护修缮领域首个施工总承包项目,这个项目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装饰集团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获得此项国际荣誉的装饰企业。

装饰集团在城市更新领域探索前行的步伐十分坚定。2007年,为更好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技术难题,装饰集团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技术分中心,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抢险加固等重难点工作做深入研究;2010年,装饰集团获得了首个建筑遗产保护修缮领域的科技进步奖,并在2011年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2017年,装饰集团承建了首个EPC总承包改建项目——四川瓦屋山酒店,标志着集团在城市更新领域真正拥有了集设计、施工、采购于一体的项目总承包服务能力……

技术的突破与资质的取得,让装饰集团的发展跃上了更高的层级,城市更新业务板块也从建筑遗产保护修缮,一步步拓展到城市历史风貌街区修缮、工业遗存与产业园区改造、城市大型公共空间功能提升等领域。

2019年,全国首个地方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成立,装饰集团被推选为会长单位。“成为文保工程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这是业内同行对我们装饰集团的认可和信任。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深知,装饰集团必须要在城市更新领域承担起更多的引领作用。”王利雄表示。

三类项目展现优势

回顾装饰集团这么多年的城市更新实践,王利雄认为,装饰集团的能力优势在三大类更新项目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第一类是重新开发的更新项目,基本上是推倒重来的项目,但又蕴含着文化传承。”王利雄表示。比如上海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又被称为“世界会客厅”项目),其前身是一座始建于1862年的“老码头”仓库。2018年8月,装饰集团以“新老共生”的理念重新打造这个地标性项目,转换角色,让原先的“老码头”蝶变成黄浦江45公里美丽岸线中一段别致风景。

第二类是升级改造的更新项目。这类项目是目前装饰集团在城市更新中做得最多的,体量也是最大的。“城市更新,其实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城市中的一些纺织厂、发电厂、钢铁厂等搬迁,其厂区旧址如何升级改造?如何把‘工厂锈’变成‘生活秀’?而这也正是我们努力探索的,也是我们装饰集团的能力优势所在。”王利雄表示。比如始建于1862年的上海船厂,曾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2005年船厂整体搬离后,旧址如何改造焕新为世人所关注。该项目由世界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艺术家米丘、音乐指挥家谭盾三位大师协作建筑设计与艺术策划,装饰集团凭借着精湛技艺和大胆创新,将昔日老船厂改造成占地2.6万平方米的时尚艺术中心,把一座拥有150余年历史的造船厂,成功变身为保留“工业建筑遗迹”的文化商业综合体。

“第三类是重大文保建筑的修缮,我们做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里很多建筑的保护修缮就属于此类。”王利雄介绍。令装饰集团特别难忘的是上海展览中心(原名中苏友好大厦)修缮工程。中苏友好大厦坐落于上海延安中路与南京西路处的繁华地段,建成于1955年,是中苏友谊的见证,也承载着无数老一辈上海人的记忆,是上海著名地标性建筑。装饰集团项目团队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多种数字化测绘查勘手段叠加运用于上展中心水刷石外立面的修缮,让老建筑重焕历史风貌特色。“修缮中的一大特色是开放了部分公共区域,市民可直接‘走进’‘走近’展览中心,近距离欣赏这座优秀历史建筑,零距离感受其特有的红色基因和历史风采,为市民真正提供一个‘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宜人城市公共空间。”王利雄表示。

倾情培育三种能力

“城市更新与一般建筑项目是不同的,它不是简单地去按图施工,而更要讲责任,要懂专业,要有情怀。作为国有企业,不仅要勇于做城市更新的实践者,更要善于做引领者。”王利雄表示。为了当好引领者,这些年装饰集团一直在倾情培育三种能力。

一是培育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针对城市更新对设计、对施工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实际,早在2014年,装饰集团就成立了全国装饰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建造技术研究所,率先提出像工业化造汽车一样做装饰的理念,大胆应用三维扫描、3D打印、CNC雕刻、BIM、5D可视化等技术,坚持走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科技之路。

二是培育传统工艺与新材料有机结合的能力。装饰集团认为,城市更新尤其是保护建筑的修缮,既要讲求传统工艺工法,又要融入新的绿色环保材料。比如在上海海鸥饭店(现称上海海鸥丽晶酒店)改建工程中,装饰集团的工程师团队就以超凡智慧,突破重重专业壁垒,攻克了280余种材料难关,最终才呈现了精致绝伦的“玻璃盒子”,令海鸥振翅“重生”。

三是培育项目策划能力。“这是一种集成能力,这方面是我们特别看重的,一直在努力探索,像新世界商城大丸百货、枫泾镇长三角路演中心等都是这样的项目。”王利雄介绍。尤其是上海金山枫泾镇长三角路演中心项目,这里曾是宋代的驿站、明代的砖窑、解放后的上海第七印绸厂老工业基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片土地开始寻求它新的定位。

“其实,当我们得到金山区枫泾镇要搞一个长三角路演中心的信息时,国内几家知名设计院已经先我们一步介入,但他们做的策划方案业主并不满意。而这也许就是留给我们的机会。”

到底什么是“路演”,业主心目中的“路演”是什么样的?装饰集团与枫泾镇的领导进行了多次深谈交流:路演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枫泾是江南水乡,也可以是水上路演……在方案中,装饰集团从枫泾古镇吴越文化汲取元素,将古镇的记忆符号抽象化,让起伏的屋脊、庭院连廊、邻水的建筑等元素融入到厂房建筑改造中……为业主描绘了怎样让一个竖着40多米高烟囱的破旧厂房“脱胎换骨”,变身为一个时尚的、有利于产业导入的魅力中心,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故事……创新而完美的方案最终赢得了业主的青睐,装饰集团由此为业主成功打造了长三角地区路演门类最齐全、路演服务最专业的路演中心。

回眸这些年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之路,王利雄十分感慨:“25年来,装饰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做了很多城市更新项目,赢得了较好口碑。城市更新是我们的国家战略,还是那句话,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要讲责任、讲情怀,不仅要做城市更新的实践者,更要去做引领者,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24-05-09 张高青 李兴龙 ——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雄访谈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453.html 1 3 “城市更新,是责任也是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