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印发

用“标准”提升成渝综合交通网建设质量

本报讯 日前,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重庆市和四川省联合印发《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从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共同设计,以标准协同作为抓手,锚定一体化发展目标,支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效配置各种运输方式资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5月17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成渝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专题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极”。今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对此,新颁布的《标准体系》将通过建立部省联动、区域协同的高效能标准化工作机制,聚焦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协同管理三方面高品质交通标准需求,加快制定一批特色鲜明、科学适用的高水平标准,推动成渝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标准体系》突出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3方面的需求,共布局了50项重点标准,包括两地要联合立项、共同制定、协同发布的区域性地方标准28项;鼓励先行先试、强化实施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2项。标准体系建设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推动成渝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第二步:到2035年,通过持续完善和优化,构建起更加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开放兼容的标准体系。

为推动成渝交通一体化发展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标准体系》明确,将以标准提高综合交通网建设质量。包括加快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标准制定,支撑高速公路扩能改造,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完善山区水上旅游航道建设标准,挖掘精品航线与旅游资源叠加效应,助推交旅融合发展;完善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标准,服务长江上游港口高质量建设。

《标准体系》还充分考虑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智能化技术在运输服务中的重点应用需求,将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一是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口、交能融合等领域标准供给与实施。二是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效能,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态势,强化车路协同等标准制修订,促进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发展。三是数智赋能交通高效治理,通过协同制定实施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标准,为川渝两地交通协同治理提供支撑。

此外,成渝两地以标准为引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落地实施了一系列智慧、绿色重大项目,例如陆上,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改造加快推进,在建和已建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通道21条;水上,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全面提速,两地交通基础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有力推动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5-20 《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印发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327.html 1 3 用“标准”提升成渝综合交通网建设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