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海市建纬(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栗魁律师的个人专著《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新书发布会暨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风险识别及其防范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近三十多位嘉宾及业界大咖莅临现场,与直播间二千余名观众,共同见证新书发布并参与会议研讨。会议由《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主持。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邵万权在致辞时指出,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存在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不规范行为,法律风险防范刻不容缓,栗魁律师发布的《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内容详实,针对潜在的法律风险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法,实用性较强值得大家学习。
会上,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与栗魁共同为新书发布进行揭幕。
随后,朱树英向会议发表题为《查处“三包一挂”违法行为司法管控的变化与证据平移》的主旨演讲,通过对法条的分析、案例的介绍说明了“三包一挂”违法行为司法管控的变化,新《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关于“收缴非法所得”规定的变化等内容。
新书介绍环节,栗魁详细地讲解了书写《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的写作背景,以及工程专业律师以“风险识别及其防范”为契机的业务拓展模式。栗魁以实务中遇到的典型实务案例,讲解何为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如何进行辨析以及实务中法律风险如何防范等内容发表了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
学界专家,资深律师,企业、产业媒体领导等嘉宾在会议上分别作交流发言。
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刘瑞起在发言中指出,建设工程律师的著作中信息、规范、体会与一般律师存在差异性,著作中有量化的内容较多、规范性内容较多等特点,希望通过今天会议的举办加强建设工程领域各位专家学者之间的联系,共同为该领域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中国建筑业协会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太祥在发言中强调,栗魁对建筑业风险的识别是十分严格及到位的,《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的出版对施工企业及建筑行业法务工作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
中华全国律协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袁华之通过视频作主题发言,表达了对新书的出版和研讨会举办的祝贺。
建筑时报领导、中国建筑业协会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余凯凯表示,伴随着中国建筑业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们建筑企业的经营能力、市场开放度和承受度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当前建筑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栗魁主任《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这些问题,该书的出版意义重大。
联合建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邱闯对于“三包一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内容丰富、点评案例准确、使用价值高、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
中国建筑业协会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崔武学指出,此次发布的新书是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的。他强调,栗魁在建设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中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剖析让他印象深刻。
交流互动环节中,朱树英、栗魁、中国建筑业协会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何海旺、北京建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张鸿绪、上海市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宋仲春、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工程造价管理委员会秘书长鲍晖、上海市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张庆亮、建筑时报运营总监孙贤程等专家学者集思广益,针对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风险识别及其防范的问题进行研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会议最后,栗魁进行了新书签赠。栗魁介绍,《建设工程“三包一挂”法律实务精要》一书对建设工程领域“三包一挂”法律实务进行了深度解读,书中分享了大量真实案例,总结了司法裁判规则,助力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法律知识应对难题,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建纬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