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第十二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举办

高质量发展空间治理

5月18日,第12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钟庭报告厅举办。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以“倡导规划实践的前沿探索,搭建规划创新的交流平台,彰显青年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为宗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同济大学、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城市规划》编辑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想空间》编辑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教学虚拟教研室协办。

本届论坛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国内三十多个高校和规划设计机构的青年才俊,通过跨学科、多维度的交流,共同探讨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开幕式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王新哲主持。同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苗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颂分别致辞。

主题论坛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肖达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作题为《数智赋能城市未来》报告。报告提出“以数明律、以律定城、以流定形、形流相成”的规划方法,构建人工智能城市数据库CBDB并不断迭代升级,完成了全世界13861个城市的数据收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构建和训练,支撑城市空间智能推演、人民需求精准感知和城市问题精准诊断等规划需求,并在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厦漳泉R1线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等实践中应用。报告最后展示了最新的VR和AR技术融合形成的“RAR”虚实相生概念,以虚拟世界赋能真实世界。报告以福建福州“福元宇宙”、江浙台州“仙元宇宙”等“城元宇宙”的系列作品为例,展示了这一技术的应用场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德罡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浙江“千万工程”20年实践的发展脉络,提出“和于时代、和于自然、和于城乡、和于近郊、和于百业、和于乡党”的六维图景。其次,通过“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建设实施规划”及“抱龙村陪伴式乡建”两个案例,阐述了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启示下,西安大都市周边乡村地区系统推进乡村振兴的全局性思考及个案建设实践。最后,报告从土地财政、规划体系、“政府—市场—村集体”三方协作关系以及AI时代下的乡村振兴提出了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下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城市发展与管理系教授赵志荣在报告中指出,城市治理不仅关注政府的管理和调控职能,更加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多种治理工具的应用,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公平等多个维度。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可持续投融资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他强调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可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报告重点从城市财政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投融资研究框架,包括政府、企业及第三部门等不同主体在绿色定价、绿色融资和绿色支出等方面的治理工具,其中,绿色定价关注如何通过财税政策引导。最后,报告围绕碳税、碳交易、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绿色债券等为例作详细探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尚武从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和空间治理三大维度探讨了空间规划工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总结了新时期推动长三角发展的“1+3+1”五大规划议题,围绕“如何提升全球竞争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核心议题,展开探讨“夯实基础底板、强化空间协同和强化战略引领”三大空间议题,并延展讨论了“强化实施机制”议题,强调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对应衔接关系。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实践和学术研究,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空间规划与区域治理的相关思考。

当天下午,论坛活动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可持续城市更新”“新技术、新方法、新视角”为题,设四个创新分论坛,27位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岗位的中青年规划师分享交流了他们最新的城乡规划研究和实践成果。

(同济规划)

2024-06-03 ——第十二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举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626.html 1 3 高质量发展空间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