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年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实施后,为加强对PPP项目的监测管理和公众监督,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建立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系统的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强PPP项目的信息管理、监测分析和公众监督,拟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系统。
据介绍,建立信息系统,有利于做好项目信息统计,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监测分析;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提升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引导各参与方切实提升项目执行质量,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通知要求,去年2月份以来实施的新PPP项目必须在全国PPP项目信息系统填报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特许经营者选择内容、项目建设实施内容等。
另据了解,该PPP信息系统实际已在今年4月上线。由于PPP新机制相关制度在近期相继明确,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方还在学习中,因此系统内填报的新PPP项目目前并不多。不过未来地方做新PPP项目将必须纳入PPP信息系统内,这关系到项目能否开工和融资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将把信息系统内各项目信息填报完备情况作为给予项目建设期政府投资支持、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通过投贷联动机制向金融机构推介的重要依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对信息系统内项目依法依规提供融资支持。未在信息系统内的项目,不得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名义融资或办理前期手续。
针对过去十年间PPP项目存在的诸如过度侧重建设轻视运营、变相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在去年11月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PPP模式限定于基于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框架内,确保PPP项目的回报机制集中于使用者付费,避免因模式运用不当增加地方政府未来的财政负担。为确保《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密集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PPP新机制制度体系,全国PPP项目信息系统的启用正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