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伶仃洋上的超级“智慧”

—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建设掠影

巨龙卧波,联通湾区。6月30日15时,历经7年前期筹备、7年艰苦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当今世界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我国建设者在深中通道工程建设中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应用了世界上第一艘超大型管节自航式浮运安装一体船、世界首创钢壳混凝土智能浇筑机器人及系统等10项首创重大工程装备与系统;形成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方法”等10项世界领先技术;攻克了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外海超宽钢壳沉管隧道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跨径离岸海中悬索桥、世界首例水下枢纽互通立交等领域创造了十多项世界纪录。

智慧交通建设是深中通道一大亮点。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负责全线系统集成、监控、通信、通风(岛隧段)、消防、给排水(岛隧段)、综合管线(岛隧段)等软件、硬件两方面的建设。软件部分重点打造智慧交通一体化平台,为通道提供智慧、安全、高效的工作平台。该项目通过对全国长大高速、海底隧道调研考察,联合同济大学、国家火灾实验室等专业团队,从防灾预控、智能建造、平台开发等多维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一批智慧交通建设科研成果,实现了深中通道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运营。

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首创的国内智慧交通集成管理救援平台实现了正常运营和事故工况下的一键应急联动。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建立数字孪生底座,将前端和平台的管理纬度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平台管理效率。项目在车辆管控方面采用了先进的雷达轨迹追踪技术,结合高清卡口设备,实现了对通道内车辆信息的全面抓取和实时分析。通过数字孪生平台,项目能够准确反映物理世界的车辆运行情况,为联合调度指挥和特殊车辆追踪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创海底沉管隧道顶部横向排烟道+侧壁排烟口重点排烟新技术,开发了全域轨迹雷达监测系统提升技术、钢壳沉管隧道内北斗信号模拟精度提升技术、隧道内有限广播减噪技术、基于LORA无线传输的隧道通信技术、北斗模拟卫星导航系统精度提升技术等,全面推进智慧管控有效落地。项目科研团队申报课题研发1项、论文4篇、新型专利2篇、软著3篇、工法3项,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1项。

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总工程师赵文广介绍,桥梁隧道全线外侧布设灭火器等灭火设施,长6.8公里的隧道里共有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对隧道交通环境和机电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接受控制中心远程指令赶赴现场,还可以通过自带扬声器疏导交通。海底隧道两侧布设可智能调节的全彩景观灯带,会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色,当发生紧急事件时,灯带由近至远分段显示红、黄、绿色,能够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自2022年进场以来,高效完成了关键节点施工任务,斩获劳动竞赛节点奖、市政接驳专项奖、产值达标奖、实体质量达优奖、临建工程达优奖、优秀班组奖、党建红旗奖等荣誉。项目智慧交通建设成果亮相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6月13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内成功举行了“守护生命通道·2024”综合应急演练,该项目智慧交通一体化平台在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讯员 赵桂军 李洪涛)

2024-07-08 —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建设掠影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087.html 1 3 伶仃洋上的超级“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