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1日发布的《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说,美丽海湾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1682项重点任务和工程措施完成近半,累计整治修复岸线475千米、滨海湿地1.67万公顷,167个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超过85%,102个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较2022年有所提升。
当天,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力争到2035年,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
郭芳介绍,美丽海湾建设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现在推进得很顺利,效果也很明显,主要是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三个五年”的顶层设计。我国从“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始,坚持“三个五年”持续推进,力争到2035年全国283个海湾都能够建成美丽海湾。目前,全国沿海11个省(区、市)都已经制定了省级的建设方案和130个具体海湾的实施计划,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规划布局和实施体系。
其二是“一湾一策”综合治理。每个海湾都要结合它自身的禀赋因地制宜。截至2023年底,“十四五”期间确定的1682项具体的任务措施已经完成了1/2,到现在已经将近完成了2/3,其余正在推进之中。2023年,全国283个海湾,有167个海湾海水优良面积超过85%,布氏鲸、中华白海豚、黑脸琵鹭等旗舰品种在多个海湾频频现身。“一湾一策”确实造就了“各美其美”。
其三是鼓励基层创新“示范引领”,特别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通过遴选美丽海湾建设优秀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郭芳表示,去年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也对美丽海湾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专门部署。下一步,将切实抓好落实,通过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日见成效的基层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更加有力地推动美丽海湾建设高质量开展。(宗禾)